第72章 大计3

刘备和诸葛亮见关羽已经有所安排,心中担忧稍去,即便是其余人等,也觉得这般防备,应当无虞。

唯独王安,心中更是忧虑。

沿江设立烽火台示警固然是妙策,可若是内部出了问题呢?

王安此刻很想要和众人说,糜芳、傅士仁二人会背叛,可说了之后呢?

二人都是跟随刘备多年,且忠心耿耿的老人了,否则刘备也不会将他们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

只要自己说了,那刘备等人又会如何看待自己?

失心疯?

亦或是小人?

而那糜芳和傅士仁二人得知了这事情,又会如何做?

是立刻就反?

还是就此迷途知返?

以关羽和张飞的脾气,若是真的知道了?

自己在他们心中,可曾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没有。

没有!

还远远没有!!!

既然如此,就只能用其他方式将这个漏洞补上。王安的这番神情,自然是被诸葛亮一一看在眼中,只是眼下王安不说,自己也可以事后问询。

“如此安排,自然无忧。”

关羽既然已经将话说到了这个地步,刘备也觉得这般沿江预警,江东即便是想要做些什么,也会被立刻发现,便不再此事上纠结。他示意诸葛亮说下一件事情。

“其二,庲降都督陈到来信,说益南四郡,似有不稳的迹象,有人在其中挑拨,”

诸葛亮话还未曾说完,张飞便已经忍不住了。

“哼,他们胆敢造反,大哥,我只需本部兵马,必定平了那四郡。”

“翼德,且听军师把话说完。”

刘备打断了张飞的大喝,眼下事情还未到那一步,总要等南四郡反了之后,才能够发兵。

关羽虽然对南四郡反叛不满,可知道此战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说不得这两日议事完毕,自己便要返回荆州。

在一旁听着的马谡,心中却生出了一丝丝的庆幸,他本就认为,南中之地,遍布瘴疠之气不说,还民风野蛮,如今果然有反,自己倒是能够逃过一劫。

否则便容易落人口实,在有心之人的鼓动之下,就不是他们反叛,而是刘备容不得人。

“区区南四郡而已,一无智谋之士,二无统兵上将,以某观之,只需一名舌辩之士,便可解决。再不济,配上几名刀斧手便可。”

门外传来了法正的声音,刘备闻言,面露喜色。

“孝直何来太迟?”

“主公,前者医师令我好生休养,不敢有违啊。”

法正见过了刘备和诸人之后 ,便笑呵呵的说道。刘备对此也不多说什么,两年前汉中一战,法正居中统筹,临机决断,大耗心神,曹操败退之际,整个人更是晕了过去。

战事结束之后,刘备便多赠良药,除了偶尔召过来下下棋,喝喝酒外,便一直让法正休息,只是今日议事,乃是接下来己方两三年的大计,法正自然不能缺席。

“哈哈哈,孝直且坐。”

刘备立刻招呼法正坐下,而后又示意法正继续说下去。

“南四郡,有实力背叛者,不过雍闿、朱褒、高定等寥寥几人罢了,因为地势险要,道路难行,且兼瘴疠之气横行,简直和南中诸部多有往来,便自以为能反叛。

先前为益州安定计,并未动他们,却不想如今包藏祸心,以在下之见,怕是有心之人挑动。主公只需遣人陈明厉害,在展露一番雄兵,他们自然不会生事。”

南中虽然看似贫瘠,少产粮食,可其余物产却颇为丰富,尤其是金银铜铁等矿产,以及犀角象牙、翡翠等珍稀之物,乃至漆树等,都是益州财政重要来源。

他素来杀伐果断,但若因些许风声,便再起兵戈,只会让诸人以为刘备难以容人,何况一味以武力镇压,只怕会激起更大的反抗,断了这些财路,更会迟滞益州恢复和发展,反倒得不偿失。

这南中诸部和那几人搅合在一起,不过是多年的利益交情,若是自己这边能够给与足够的好处,再恩威并施,分化瓦解,南中自然安定。

“主公,南中诸部,皆是桀骜不驯之辈,若是强行出兵弹压,只怕会适得其反。先前反叛不断,无非是因官府潘博过审,加之豪强欺压,使其生计艰难所致。若是能派一干员清廉官吏治理,同时互通有无,使其活力,自然可消弭祸患。”

黄权此刻也出言说道,这南中诸部,时常反叛,无非就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又因为消息不通,民智未开,容易被有心之人蛊惑,这才反叛不断。

“若得季常在此,南中何忧?”

刘备此刻幽幽出口,这马良在荆州与五溪蛮交好,与蛮族打交道颇有经验。

“主公,何须马季常在此?臣保举一人,必定能够安抚南中诸部。”

刘巴闻言,心中有些不乐意了,立刻出言说道。

刘备闻言,便看向了刘巴。

“不知何人,能为孤分忧?”

“李恢李德昂。”

听到李恢的名字,刘备眼前一亮,便是诸葛亮和法正,也频频点头,只是如此一来,这陈到就必须换个位置了。

可看到诸葛亮等人也对这个人选认可,心中便知道,李恢必然能够成事。

“如此,明日再召德昂前来。”

如此这般,李恢去南中接替陈到的事情便定下了,而后便又谈及了此番南中其余人员调动的事宜。只是这几个郡守的人选,又有些难以选择。

不多时,诸葛亮再次推荐了马谡,黄权推荐了费祎,法正则推荐了一个叫正昂的人。

马谡想不到诸葛亮会在这时候推荐自己,还是当着刘备的面,心中更是大急。

“主公,谡擅长者,乃是军事,治民之道,非我所长。还望主公能够再考虑人选。”

诸葛亮闻言,心中诧异,自己昨日便已经与马谡私下里通气,可想不到自己这时候提出来,马谡又不愿意了,想着和马良之间的交情,还是不好当众斥责,只得回头再论。

刘备闻言之后,心中却是一冷,目光又看向了王安。

“守义,可愿往南中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