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知青下乡

棒梗正高兴着,听到秦淮茹这话,脸色不由拉了下来。

他不满道:“妈,你不相信我?”

钱是他偷的没错,但他对自已的本事很自信。

哪怕是公安来了,只要他不傻乎乎的去主动承认,他铁定公安也找不到什么线索。

最后傻柱还要眼巴巴的来给他道歉。

秦淮茹见棒梗不高兴,忙摆手道:“没有,我肯定是相信你的,我就是担心。”

“你担心个屁,棒梗都说不是他。”

贾张氏哼道:“秦淮茹,你就不能盼着棒梗点好吗?你看他今天多威风?傻柱在他面前,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秦淮茹被说的满脸委屈。

棒梗摆手道:“奶奶,你就别说我妈了,她也是为我好。”

此话一出,秦淮茹感动坏了。

孩子大了,懂得心疼她了。

以后得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可接下来棒梗一句话,她就不镇定了。

只听棒梗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我决定了,我要下乡。”

“啊!”

贾张氏惊呼:“棒梗,乖孙,你胡说什么呢,乡下那种地方哪里是人待的?你可不能有这种想法啊!”

秦淮茹也连忙劝道:“棒梗,你奶奶说的没错,要是你去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我不去谁去?难道让小当去?”

棒梗一瞪眼,不满道:“怎么说我都是一个大男人,让自已妹妹顶替自已去下乡,我脸还要不要了?”

贾张氏苦口婆心劝道:“乖孙啊,脸面和受苦一比,又算得了什么?听奶奶的,别去,乖。”

棒梗脸色一黑:“我已经是大人了,还是一家之主,别用对小孩子说话的语气跟我说话。”

“好好好,只要你不去,奶奶不说就是。”贾张氏连忙改口。

秦淮茹道:“棒梗,要不我还是把工作给你吧,我也觉得你最好别去。”

如果是以前,秦淮茹还有些担心。

担心棒梗拿了工资自已花了,不顾家里人。

但看到棒梗今天的表现,她觉得自已的担心就是多余的。

棒梗那么聪明的孩子,怎么可能会干出这种事?

闻言,棒梗撇嘴道:“我去上班才多少钱?都不够养活一家子的,顶什么用?”

其实他在乎的是觉得那点钱,都不够他自已花。

还不如去乡下,自已有本事傍身,还能饿死不成?

而且去了乡下,还没有人管着,他想干啥就干啥。

“可是......”

“别可是了,事情就这么定了。”

棒梗直接打断了秦淮茹,语气不容置疑。

贾张氏和秦淮茹面面相觑,但也不敢再说什么。

她们了解棒梗,这孩子是个倔脾气,自已认定了就不会更改。

见她们如此,棒梗宽慰道:“行了,别苦着脸了,我只是去历练几年,又不是不回来了。”

“再说了,家里总要有一个人当知青下乡的,就算我顶了岗不用去,过两年小当和槐花还是要去一个。”

“她们是女孩子,哪里受得了下乡的苦?还是我去最好。”

棒梗说的霸气凛然。

小当和槐花都感动的哭了。

贾张氏更是恶狠狠的瞪着她们两人:“你们也听到了,你们哥哥为了你们,受了多大的委屈,你们以后要是不好好报答你们哥哥,我第一个不答应。”

秦淮茹也抹泪说:“你们奶奶说的对,要是你们以后不报答你们哥哥,我也不认你们了。”

小当和槐花连忙保证道:“妈、奶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记住哥哥的好的。”

见她们表态,贾张氏和秦淮茹才没再说什么。

棒梗则是张了张嘴巴。

他压根没想这么多好吧!

不过看到她们如此,他也就懒得解释了。

怎么说都是自已的亲人。

等自已以后混好了,就带她们过上好日子就是了。

...

两个月后。

是知青下乡的日子。

家里有孩子下乡的,都纷纷去了火车站送行。

四合院里,就有好几个下乡的。

比如前院的闫解旷,后院的刘光福,还有另外几家,再加上贾家的贾梗。

火车站内。

贾家一家子都来给棒梗送行了。

“棒梗,在车上的时候不能睡的太死,要时刻保持警惕。”

“包里我放了一些馒头和鸡蛋,饿了就吃,别饿着自已。”

“还有被子和棉袄啥的,都看好别丢了。”

“......”

秦淮茹絮絮叨叨的说着,儿子远游,她如何能不担心?

棒梗有些不耐烦的摆手道:“行了,我又不是小孩子了,能照顾好自已。”

这里人这么多,他有些不好意思。

贾张氏则是抱怨道:“我们家运气也太差了,怎么就抽到了大西北那地?我听说那里老苦了,到处都是风沙,后院的刘光齐当初就是去大西北了,到现在都没个信。”

秦淮茹也很是担忧,“棒梗,妈会想办法让你早点回来的,你一定要好好的,你要记住,妈还在家等你。”

“还有...”

秦淮茹凑到棒梗耳边小声道:“钱我塞进棉袄的内口袋里了,你省着点用,没有了就写信回来,妈来想办法。”

棒梗有些惊讶。

家里不是没钱了吗?

他妈是从哪来的钱?

其实那钱就是那天她去跟傻柱借的。

本来她打算用一百让别人顶替棒梗下乡的。

但最后失败了。

现在她把钱全部给了棒梗。

棒梗笑着安慰道:“妈您放心就是,我能照顾好自已的。”

他手里可还有从傻柱那里得来的几百块了。

怎么都够他用一阵子了。

再说了,他还有本事傍身,怎么都饿不着。

这时,刘海中和闫埠贵走了过来。

闫埠贵道:“棒梗,解旷和光福也是在大西北,要是你们分到了一个村子,你们都是一个院的,可要相互帮助才是。”

刘海中也附和道:“也就是不知道你们光齐哥在哪里当领导,不然还能让他照顾一下你们。”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直撇嘴。

就连他的儿子刘光福也是如此。

刘光齐都走了十年了。

却一封书信都没有回来,估计早就忘了这个家了。

亏刘海中还好意思拿着说事。

寒暄了一番,棒梗几人终于上了火车。

在家人不舍的目光下,火车缓缓驶出了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