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以庶充嫡,平定西南
皇宫,养心殿。
罗晖看着眼前这些哭穷卖惨的勋贵,眼神中透漏出淡淡的讽刺之意。
“陛下,荣国府是真的拿不出那么多银子啊!”
“您能不能看在先祖和皇太后的面子上宽限一二?”
贾母被众人吹捧恭维之后,推到前方作为代表,为大家争取优待。
贾母原本不想应下此事,可想到罗晖的性格,对进宫求情之事根本没有把握。
便想着裹挟众人,一起陈情。
想来为了朝堂稳固,罗晖定然不会翻脸拒绝的……吧!
贾母屡屡看向罗晖,少年帝王威势越发沉凝,让人不敢直视。
贾母心中忐忑,隐约有了些不好的预感。
“朕听闻老太君极善保养,每日只吃穿用度就不下百两银钱,宴饮席面豪奢至极。”
“就连金陵都流传着‘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之言。”
“如此豪奢之家,区区百万银钱却拿不出手?”
“怎么,荣国府留着这么多银子,对朝廷却一毛不拔,莫不是另有打算?”
贾母被罗晖吓得如坐针毡,如芒在背。
这是哪个丧尽天良的在背后蛐蛐贾家!
什么白玉为堂金作马,贾家哪有这般豪横!
“陛下,这是有小人嫉妒贾家,编造的谣言,万不可取信!”
罗晖平静的语气突然露出了些许冷冽。
“是不是真的朕自有分辨!”
“尔等勋贵与国同休,不思为国分忧,整日闹事闯祸!”
“爷们儿混迹勾栏瓦肆,女眷弄权捞钱,不择手段,害死了多少人命,真以为朕是瞎子吗?”
罗晖怒拍御案,吓得所有勋贵连忙跪下请罪。
“看看,这些都是弹劾你们草菅人命,逼良为娼,侵占民田,走私枉法的罪证!”
“朕对你们已经足够宽宥了,不要挑战朕的耐心!”
“滚吧!”
勋贵们落荒而逃,满头冷汗。
他们明白了罗晖的潜台词。
若不愿出人出力,那就只好翻翻旧帐,亮亮屠刀了!
你不给,我就自己去拿!
勋贵们再不敢耍小心思,绝大多数宁肯牺牲嫡子,也不愿倾家荡产。
荣国府亦是如此。
贾母倚老卖老,强令贾赦将贾琏找回来,送入军中。
贾赦不愿,贾母却发了狠。
“老大,若朝廷限期之前,琏儿仍未回来,那你就别怪老身豁出脸面,把你这老不羞送去军营!”
贾赦大惊,指天戗地的咒骂老太太偏心不公。
王熙凤为了帮贾琏躲过这一劫,找到邢夫人主动献策,把贾琮记到邢夫人名下,记作嫡子代为出征。
邢夫人收了好处,立刻精神抖擞的找贾赦说了此事。
贾赦左右思量,答应了下来。
贾琮作为牺牲品,被贾家扔去了军营自生自灭。
本以为能蒙混过关,谁知没过两天,军中来人手持陛下手令,强行将贾宝玉捆到军中。
“贾家欺君罔上,以庶充嫡,陛下有令,需再出一人跟随从军。诸位,得罪了!”
荣国府哭天喊地,哀嚎四起。
贾母死死地拽着贾宝玉的手不放,说什么也不愿让人将贾宝玉带走。
王夫人见人就挠,活像个泼妇!
荣国府的丫鬟婆子壮着胆子拦在一群军汉面前,寸步不让。
传令官恼了,命令手下暴力执法。
几鞭子下去就让丫鬟婆子们退避三舍。
危急时刻,贾母卖儿护孙。
“我们荣国府愿派袭爵人贾赦亲自奔赴前线,为国效命!”
“几位军爷大可现在就将人带走!”
悄悄赶来的贾赦,听到老娘这毫不迟疑的背刺之声,彻底爆发!
“去把政老二拿来,捆去军营!”
“你敢!”
母子二人对峙,分毫不让。
传令官看了一出好戏,不敢再多做耽搁,强行让人带走贾宝玉。
开玩笑,眼前这老纨绔,还有那文弱书生政二老爷,哪还经得起折腾,去了军营能不能走到前线都是个问题,抓来何用?
贾母和二房的主子下人阻拦无果,眼睁睁的看着贾宝玉被拉出荣国府。
贾宝玉都快被吓尿了!
这个时候他也不敢再嘟囔什么禄囊国贼之类的混账话了,生怕被这些不知深浅的大汉按在地上蹂躏。
贾宝玉被拉走后,贾母当场晕倒。
王夫人彻底暴走,带着满腔的怨气跟贾赦闹个不停。
贾赦破相了!
大老爷老羞成怒,怒向胆边生,立刻摇人反击,拽着王夫人的头发发泄私愤。
等贾政赶来之时,只看到了衣衫不整的大哥和裙摆破碎的老妻。
贾政脸都绿了,冲上去就给了王夫人几个巴掌。
不知廉耻的蠢妇,就知道给他丢人现眼!
荣国府的大战直到贾母醒来才罢手。
贾母两眼空空,恨不得掐死这些不成器的东西。
“去庄子上把老国公留下的那些亲卫都召回来,请求他们务必照顾好宝玉。”
“宝玉若是有个三长两短,那我也不活了!”
贾母老泪纵横,显得极为消沉。
贾赦经过连番打击,对二房的人和事再也不愿多管,一甩袖袍就离开了荣庆堂,把贾母的吩咐当耳旁风。
贾母气急,没有贾赦的印信,那些亲卫可不会理会她这个老婆子的吩咐。
“去,把印信拿来,立刻去庄子上找人!”
“那不着调的老不羞若敢阻拦,老身现在就去祠堂自尽!”
贾母的声音颇有些歇斯底里,贾赦不敢鱼死网破,只好黑着脸再次让步。
……
大军经历了一番筹备,立刻开拔,奔赴西南边境。
西宁王谋逆之后,拥兵自重,占据川蜀,招兵买马,妄图割据自立。
吐蕃派出十万兵马增援西宁王,堂而皇之的进入大周领土。
劫掠人口、粮草,强取豪夺,以至于富饶西南,满目疮痍。
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西宁王为了自身利益,对此不闻不问,当起了缩头乌龟,尽失民心。
大周建武三年二月初。
朝廷平叛大军抵达前线。
西宁王与吐蕃派兵十五万,借天险与朝廷大军对峙。
薄老将军稳扎稳打,派顾廷烨领一万先锋军先行试探。
双方激烈交锋,战况惨烈。
薄老将军命神机营压上,神机大炮一出,顿时令敌军闻风丧胆!
顾廷烨身先士卒,率敢死营在炮火支援下杀上城墙。
薄老将军趁机命全军压上,破开城门。
大军首战告捷,长驱直入。
所过之处,敌军望风而逃,不敢正面交锋。
影杀潜入西宁王府和吐蕃腹地,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西宁王和吐蕃四处救火,自顾不暇。
在朝廷的多重打击下,渐渐失去了雄心壮志,意图退出大周,以求自保。
锦衣卫收到情报,立刻通知前线。
薄老将军当机立断,派出骑兵冒险突袭。
西宁王全面溃败,惨遭暴击,差点被绞杀在骑兵军阵之中。
朝廷大军收复失地,重新占据边关,静候朝廷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