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聋老太太的底
时间在不知不觉间就过去了半个多月,小九的身体也彻底恢复了,天天跟着纪风去红星轧钢厂,轧钢厂内有托儿所,里面有不少小朋友,小九经常跑去那玩。
因为有纪风这层关系在,小九倒也没受什么欺负,说到底工厂的托儿所里基本上都是普通工人的孩子,没有太多的攀比。
而此时的纪风也接到了再次下乡的通知,地点还是在昌平。
下班后,纪风就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小九。
“真的吗?我可以回大大家了吗?”小九一听要回去了,顿时有点兴奋,她想把自己在四九城的生活分享给自己的小伙伴们。
“是啊,两天后,咱们就要出发了。”纪风回道。
“太好了,可以回家咯!”小九站在自行车后座上,开始蹦跳起来。
“好了,别扭了,小心掉下去。”纪风阻止了一句,才让小九重新安静下来。
小九抱着纪风的脖子,把脑袋靠近纪风耳边,小声问道:“大哥哥,我能把我没吃的东西给大大家吗?”
“可以啊,但是给了别人,你自己可就没得吃了哦,你舍得吗?”
纪风笑道。
“舍得,大大、大妈对我可好了,还有大哥,大姐,二牛,二妞,还有小妞。”
小九说道。
“放心吧,大哥哥你给你带点东西回去,保证让你大伯家吃顿好吃的,好不好?”
“好,谢谢大哥哥!”
“不用谢!”
“要谢的。”
……
接下来的时间,小九就把别人给她的东西全都归拢在一块,什么衣服啊,糖果啊,这些东西对农村的孩子来说,那就是无时无刻心心念念的东西。
纪风也准备了不少东西,毕竟要收养小九,自己肯定得给点物资。
从空间里弄了一大块猪板油,熬了一瓮的猪油,大概有个七八斤的样子,应该够刘老海家吃很久了。
再弄一点宝塔糖,排排蛔虫。
最后弄点布料,让他们给孩子做点衣服。
现在买东西还不需要票,纪风更得抓紧机会多囤一点,要不是空间太小,只能弄点不占空间的东西,纪风都想弄点什么古董之类的玩意。
就这样,过去了两天,纪风便带着小九跟着放映队坐车前往昌平的机修厂。
这次同行的还有厂里的几位工人,应机修厂的邀请,帮他们修理一下机器设备,顺便培训一下技术,易中海这位中级钳工也在里面。
外派技术工人在这个年代很是常见,有时候一些工人一去就是几个月,甚至一整年。
到了六十年代后期,支援大西北建设,去个七八年都是可能的。
就像《人世间》里,周秉昆的父亲,一个八级工,响应号召,支援大西南建设,一去就是八年整。
像工人外派,在现在可是一项好活,就外派到四九城的周边,过几个月就可以回来,回来之后待遇基本就能往上提一提,多好的事。
现在是共产主义当家,讲究的无私奉献,要想往上提,肯定得得到工友们的认可,一个自私的人光想凭技术升上去,还是能难的。
现在还好,没有八级工制度,工人们的工资待遇基本只跟工龄和技术水平挂钩,区别不是很大,当然技术最厉害的那几位,工资还是相当高的,甚至可以跟后面的八级工相媲美。
等到了大跃进的时候,谁都得拼了命地干活,不然扣上一顶偷奸耍滑、自私自利的帽子,一辈子都别想往上升。
“易师傅,这次你们下乡待多久啊?”纪风打了一声招呼。
“这个嘛,不一定,总厂那边的意思是让我们待三个月,尽快帮助机修厂的工人熟悉相关技术。”
易中海回了一句。
“那是够久的了,三个月,那不是过年才能回去!”
纪风算了一下,说道。
“是啊,这机修厂一半多工人都是刚招进来的,对机械设备还一知半解,操作起来非常吃力,我们这些人只能多留一段时间了。”
易中海说道。
“老易,你这次下来,再回去就快晋级了吧?”
许富贵插了一嘴。
易中海现在是中级工,再上去就是高级了,那工资方面肯定得涨一大截了。
“这个嘛,不好说,只能说有机会吧。”
易中海并没有正面回答,含糊了一句。
“你呀,什么事都喜欢藏着掖着的,真没意思,涨了就涨了呗,你还怕我还能朝你借不成。”
许富贵鄙视了一句,便转头继续闭目养神了。
易中海也懒得和许富贵说话,毕竟两人也属于话不投机半句多的那种。
许家是娄家的家仆,聋老太太应该和娄半城沾点亲,一直瞧不上许家人,在易中海夫妻面前没少损许富贵,说他就是个只会阿谀奉承,溜须拍马,钻钱眼里的小人。
许富贵夫妻其实知道一点聋老太太的底细。
怎么说呢,她啊,以前和谭家沾了点亲,后来谭家自个都倒了,都得出来开谭家菜馆维持生计,她一个远房亲戚也没落下好,被夫家抛弃了,靠着娄半城的小妾,娄谭氏的关系,这才有了95号四合院的后院三间正房。
许家自然也知道聋老太太现在落魄了,有一次上门来拜访,被许母看见了,娄半城都没正眼瞧过她,只说了一句,就把她打发了,好在娄谭氏看她可怜,才施舍给她三间房子,
纪风看了一眼俩人,显然很不对付,这许富贵和何大清差不多,基本上不把工人阶级的小人物放在眼里。
所以在这个院子里,只要何大清和许富贵在,那95号院谁的算,就很难说。
像何大清,在厂子里架子比许富贵都大,毕竟许富贵每次见到领导,都是低头哈腰的,和后面的许大茂一个德性。
而何大清呢,作为一个四九城顶级大厨,在第三食堂,那是说一不二,什么厂食堂主任,在他面前都不好使,想让何大清做招待,都得好声好语地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