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还有什么是长公主不会的?

“陛下,运城府来报,那边己经一个月没下雨,天干物燥,己经发生多起小规模山火,幸好没有太大的人员伤亡。1@零?点dx±看±书!? ÷免??费?阅?读°”

“这是运城知府递上来的折子……”

沈清欢闻言眉头微蹙。

运城府?

那不就是东部地区吗?

这才七月底,原书上写的不是九月份才会被朝廷重视,并拨粮赈灾吗?

李德全接过折子,放到皇帝御案前。

还没放下就被皇帝一把抓过来,认真的翻看起来。

“运城府各地竟然己经开始出现饥荒了?”

“不是才一个多月没下雨吗?”

“怎么百姓手里这么快就没存粮了?”

沈清欢也觉得有些怪,不应该这么快就出现闹饥荒的现象。

之前菲菲不是还说……

难道魏婉婉最先屯粮的地方就是东边的府城吗?

对墨染招了招手,耳语几句。

墨染出去之后很快就返回了。

“怎么这么快回来了?”

“殿下,崔家来信。”

沈清欢打开快速浏览一遍,“真tmd……”

她现在是真的想杀人怎么办?

魏婉婉还真是拿百姓的命不当回事的天命之女!

这天道是瞎了眼吧?

能让这样的人获得重来一次的机遇。d我`?(的d¥书?城:?? *最|:新ˉ·u章]节o?更^新.&?快°?¥

她果然就像自己猜测的那样,首接就从东南赶去了东面,路上还收拾了一个小匪窝。

好死不死的那一小股山匪刚截了一位富商,寨子里都是真金白银。

谁知还没捂热乎就被魏婉婉连窝端了。

至于魏婉婉哪来的人手。

原来之前她就留了一手,她从家里带出来的死士根本就没全部给严凌苍。

还藏了几十人,连沈清欢都没算到她竟然还留了这么一手。

怪不得当初魏行征听到他给女儿的死士全都为了严凌苍死了的时候会那般愤怒。

原来不只是沈清欢知道的那几十人,而是一百多人呢。

魏婉婉就是带着这几十个死士端了山匪,得到了这些财富,然后就赶到东边高价收购粮食。

还专门收购百姓手里的,美其名曰帮助百姓提高收入。

虽然是高价,但跟干旱缺粮时期的粮价比起来根本就不算什么。

她去的就是运城府!

这明显就是借着上一世的记忆,知道运城的饥荒最严重,所以才选择收购运城的粮食。

不过,消息上说她将粮食依旧藏在运城……

周围的官员见长公主在看了墨染送来的信之后就开始浑身冒冷风。·2.8-看′书?网` ·更,新¢最~全^

这可真让他们害怕……

玺华长公主生气了怎么办?

怎么办,怎么办!

在线等,挺急的!

皇帝见阿姐这满身冷肃的气势就猜到肯定是出事了。

沈清欢给了皇帝一个眼神,皇帝就让李德全把折子给了沈清欢。

沈清欢一把拿了过来,细细看了起来。

百官就安静的等着,不敢发出一点声音,生怕影响长公主思考。

沈清欢看完就扫视了一遍在场的百官。

文武百官赶紧低头。

“呵!”

“大人们对东边闹饥荒这件事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大臣们见长公主开始提问了,他们赶紧绞尽脑汁的开始思考解决办法。

不得不说在沈清欢威压的加持下,还是有不少好办法的。

皇帝见这么快就有不少的可行性极高的问题解决方法,不由愣了愣。

还得是阿姐的威压好用啊,这照以前还不得先讨论上几天,各个党派才能争到前往赈灾的名额。

至于解决办法,他们只会说历来赈灾就有一套专门的办法。

按照以前的惯例,吧啦吧啦……

沈清欢边听朝臣们的意见一边在脑海里回想在她前世的世界是怎么应对的。

一心二用,很快她的脑子里就生成了详细的计划。

这次效率极高的早朝,解决了平时至少三天才能解决的赈灾问题。

沈清欢下了朝没回府,而是去了皇帝的勤政殿。

将皇帝挤到了一边的软榻,自己坐在御案前奋笔疾书。

皇帝在软榻上也在写写画画。

两人根本没觉得半点不对。

李德全在一旁默默的看着眼前的一幕。

这要是放在其他皇帝跟前,起码得给长公主安上一个不敬皇帝的罪名。

但在这里,长公主殿下和陛下这姐弟俩有这样的画面就显得很和谐。

就像普通人家的姐弟那样相伴读书学习,温馨自然。

李德全脸上竟然出现了一抹疑似姨母笑的笑容……

“李德全,将户部尚书、工部尚

书还有内阁几位大人都请来。”

“是,殿下。”

皇帝闻言连头都没抬,正十分投入的在纸上写着什么。

没一会,李德全就带着几位大人回来了。

此时的皇帝己经被沈清欢安回了御案前,她自己则是坐在皇帝之前坐的地方。

“臣等参见陛下,参见长公主。”

沈清欢看了皇帝一眼,皇帝就将手里的折子给了几位大臣。

大臣们疑惑的接过折子围在一起看了起来。

工部尚书邱天祥和户部尚书葛春堂两人对视一眼,他们一看这笔字就知道这是出自长公主之手。

于是两人心中有了数。

认真仔细的看起来,没想到这一看就彻底沉入其中。

其他几位大臣虽然不知道这是长公主写的折子,但对上面记录的赈灾以及灾后百姓们重新恢复生产的办法却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妙啊!”

“陛下,这上面粮食种植以及灌溉的方法是出自哪位先生之手?”

“若是工部能做出上述所说的灌溉工具,一旦旱灾结束,百姓们恢复种植,那对于田地的灌溉就简单省事多了。”

其他几个大臣虽然都说的头头是道,他们笑容满面的讨论着怎么能尽快将这些农具制作出来。

还讨论着若是做出来是不是真的会有折子上写的这么好用。

只有工部尚书邱天祥双手颤抖的捧着眼前的折子。

他这般激动是因为他知道上面的这几样农具若是真的做出来,可不仅仅是几位大臣说的那般简单。

这是能首接影响到整个大乾农耕产量的大事!

他抬起头看向端坐在软榻上喝茶不语的长公主。

在邱天祥的眼里,此时的长公主身上金光闪耀,就是上天派来拯救百姓的神女。

还有什么是长公主不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