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7章 打草惊蛇(2)

待其他人彻底消失在视野中,现场只剩下陆建锋和学习炮击的三人,以及那孤零零的三门迫击炮和三发炮弹。′1+4?k,a^n?s?h*u/._c!o~m?

气氛变得凝重而紧张。

“来!”陆建锋拍了拍炮管,眼神扫过三个战士,“实战教学,现在时间充裕,正好教你们怎么在复杂环境下快速估算诸元,进行盲射压制,你先来,根据刚才观察的记忆,估算目标方位角、距离,设定射角!”

陆建锋指了一名战士,让他来实践。

那名战士深吸一口气,努力回忆着之前观察到的方位和距离感,额头微微见汗,手指有些颤抖地开始转动迫击炮底座的方向机和高低机。

另外两个人紧张地在旁边看着。

“稳住!别慌!心里默念口诀!”陆建锋的声音平稳地说,“方位角大致……东北偏东!距离……约一千八百米!射角……按射表,对应刻度应该是……这里!”他一边口头指导,一边用眼神示意关键刻度。

那名战士在他的引导下,动作逐渐沉稳下来。

待调整完毕,另外两人也依次操作了一遍。

陆建锋就像最苛刻的考官,亲自俯身,眯起一只眼睛,仔细核对着炮身上的每一个刻度,手指在冰冷的金属上划过,感受着细微的误差。¢e.z.小′税!枉? -免,肺/阅¨独~

“嗯,一号的基本可以,二号的方位角偏右了半度,修正!三号的射角高了,再压一点!记住,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经过反复校准,三门炮的诸元终于设定到陆建锋认为可以接受的程度。“好!现在,装填!准备发射!”

三人紧张地抱起沉重的炮弹,小心翼翼地塞入炮口。

陆建锋一声令下:“放!”

“咚!咚!咚!”三声沉闷的爆响几乎同时响起!

炮口喷出火光和硝烟,三枚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划破长空,朝着山的另一边落点飞去!

炮声未落,陆建锋己经大吼:“撤炮!快!扛起来!跑!”

他深知,最危险的不是发射瞬间,而是发射后可能招致的报复性炮火。

日军炮兵阵地一旦捕捉到他们的发射位置,几发炮弹砸过来,他们这几个人瞬间就会粉身碎骨。

西个人如同受惊的兔子,扛起炮管和底座支架,拔腿就向侧翼狂奔。

沉重的装备压得他们步履踉跄,但求生的本能驱使着他们爆发出惊人的速度。

一口气跑出上百米,才猛地扑倒在一个隆起的土堆后面,大口喘着粗气,心脏狂跳、。.q!i`s`h′e\n/x·s..!c,o_m·

他们屏住呼吸,侧耳倾听。

几秒钟过去了……十几秒过去了……预想中日军报复的炮火并未降临。

只有远方日军炮兵阵地轰击国军前线的炮声依旧隆隆作响。

陆建锋小心翼翼地探出头,开启热成像,死死盯着之前那个重兵把守的山顶制高点。

视野中,代表日军的橘红色光点依旧在预设的防御工事内活动,丝毫没有下山搜索的迹象。

“果然……调虎离山没用。”陆建锋心中了然。

日军指挥官很是冷静,不为所动,坚守着保护炮兵观察点的核心任务。

更让他心中一沉的是,日军炮兵阵地的轰击没有丝毫停顿或混乱的迹象!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很可能有备用的迫击炮小组,就潜伏在附近,专门用来对付像自己这样进行骚扰炮击的敌人。

刚才那三发炮弹之所以没引来反击,纯粹是因为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没来得及锁定他们的发射位置。

“这个联队长……在保护炮兵这件事上,真是煞费苦心,滴水不漏!”陆建锋暗忖。

他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山顶那个小队上。

真正的关键,很可能还是那个看不见的观察员。

没有精确的观测引导,炮兵在山的另一面,就是瞎子。

炮弹打出去也是浪费。

“观察员……一定藏在山顶那个小队里,或者……就在附近的某个暗哨中!”陆建锋重新架起狙击枪,通过高倍瞄准镜,一寸寸地扫描着山顶日军可能的活动区域。

他寻找着任何携带望远镜、行为举止异常,长时间趴伏不动、频繁观察特定方向的目标。

然而,十几分钟过去了,瞄准镜的视野里,只有来回走动的普通士兵、架设机枪的射手、依靠在工事后休息的士兵……没有望远镜的反光,没有符合观察员特征的特殊动作。

陆建锋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失望感蔓延开来。

麻烦大了!

如果观察员足够狡猾,在暗哨中,只把探出一双眼睛来观察,他的热成像根本无法穿透掩体捕捉到。

这广阔的战场,无数的暗哨点,要找出那个隐藏的“眼睛”,无异于大海捞针。

“看来,只能用笨办法,辛苦一点了!”陆建锋眼神一凛,压下心中的烦躁。

既然这个位置己经暴露,成

了日军的重点监控区,那就换地方!

他带着三人,扛起迫击炮,在茂密的山林掩护下,快速向侧翼移动了六七百米。

选好新的发射点,再次架炮!

依旧是那三个人调整诸元,这次明显熟练了一些,陆建锋核验。

这时,在远处观察的山头,早就派了几人将炮弹搬过去。

毕竟在一起作战了如此久,他还是看得出陆建锋的想法的。

接到送到的炮弹后,就让那三个人拿起。

“装填!放!”

“咚!咚!咚!” 又是三发炮弹呼啸而出!

炮弹出膛的瞬间,几人再次扛起炮筒和支架,头也不回地狂奔撤离。

跑出六七百米,再次停下,架炮!再放!

“咚!咚!咚!”

就在这第三轮炮击的硝烟尚未散尽,陆建锋透过瞄准镜清晰地看到,山顶上那个日军小队,终于动了。

他们不再坚守工事,而是开始有组织地,快速地沿着预设的撤退路线,向山下撤离。

“动了!他们撤了!”陆建锋心中一震!

虽然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发炮弹产生了效果,但日军的反应明确无误地告诉他,骚扰起作用了。

那个关键的观察点,至少暂时被压制或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