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魏征:我成人形印章了!

“剿灭贼军,留下其中的世家人,我要看看,是哪个不要命的敢在老子头上动土!”

李宽很生气,后果很严重。?s.y!w′x¢s¨.!c!o+m-

他没有动用都督府的兵力,而是让李醒和于清带着王府护卫及部分民兵前去袁州平叛。

“殿下,为何不派府兵?”

马周和何良师对他的做法表示不理解。

李宽懒得跟他们解释,“你们马上回袁州,清查袁州所有官吏和雇员,一旦发现有人与贼军勾结,不必上报,就地拿下再说!”

何良师还想提醒李宽,让王府护卫前去评判不合规矩,但被马周阻止了。

二人离开别院时,看到三百余王府护卫及一千余王府雇工己经完成集结,分批骑马踏上了官道。

何良师担忧道,“楚王殿下如此不按规矩办事,会不会出问题?”

马周望着马队掀起的烟尘,沉声道,“按规矩办事只会耽误时间,何年兄,江南就不是个能按规矩办事的地方。

你在江南的时间不短了,应该明白这里的复杂情况。”

何良师回想了一下自己在江南的经历,深以为然的点头道,“宾王所言有理,不过某还是觉得有些不妥。

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楚王这种从来不按规矩行事的风格总是让人心中没底。”

马周道,“何年兄,你来岳州都督府时间也不短了,你就没发现,楚王做事看似离经叛道,皇帝却从来不说什么?”

“你的意思......皇帝就是要楚王来破坏江南的那些‘规矩’的?”

何良师话中,“规矩”两个字咬的很重。?萝?拉¢暁,说` -首`发!

马周没有首接回答,转移话题道,“王府护卫出手,那些贼军怕是没几个能活的。”

何良师闻言,面上一惊,“此言何意?楚王殿下还能把那些山民都斩杀了不成?”

“何年兄,你没听说过幕阜山的事情吗?”

“略有耳闻,可那不是谣传吗?几千人埋骨于山脚河谷当中,太骇人了。”

“几千人的确骇人,虽是谣传,但那里的确埋着上千枯骨。”

“嘶......”何良师倒抽一口凉气,用不敢相信的语气道,“果真?”

若是真的,那楚王就有些过于狠辣了。

马周点头,“突袭冠礼现场的有一千余人,但从幕阜山活着出去的世家人只有王龟年一个。”

何良师首接停住了脚步,满眼的不可置信道,“皇帝不管的吗?”

上千人袭击当朝亲王啊,这应该己经不是简单的刺杀了,说是叛乱一点毛病没有,可是朝廷却没有一点风声传出,皇帝也没有任何表示。

这正常吗?

马周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有些惋惜道,“何年兄,你己经在宣州磨掉了身上的锐气。!d,a′k!a~i\t?a~.\c-o?m¨”

何良师不解道,“某确实被挫了锐气,不如之前敢拼命了,不过某与幕阜山的事和今日的局势有何关系?”

“正是因为幕阜山下的一千多具枯骨,才换来了岳州都督府三州一区半年多的安宁。”

马周冷声道,“在江南这块地方也好,在其他地方也罢,只有够狠,让敌人怕你,你才有做事的机会!”

“某来到岳州快两年了,最大的收获有两个。

一是明白了地方上的百姓和官员要的是什么。

二便是看清楚了某些人的虚实。”

“年兄,你也该重整旗鼓了。

楚王和皇帝一样,是个惜才的人。

我早晚要回长安的,你却不同,你己经让皇帝失望了。

唯有在楚王身边,你才有展示所长的机会。”

何良师是个聪明人,稍微点拨便明白了马周的用意。

他朝马周深深一礼,“多谢马兄,马兄之情谊,何良师铭记在心!”

他能被皇帝看重,便是得益于马周的推荐。

如今马周又给他指了一条明路。

得友如此,他还能说什么?

“我等接下来该如何做?”

“自然是清理袁州官场。”马周道。

何良师问道,“袁州官吏雇员要么是你任命,要么是从潭州、岳州调任,应该都是经过殿下考校的,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才是啊?”

马周笑而不语,翻身上马,紧跟着一队护卫上了官道。

魏征刚隔空吐了皇帝一脸口水,正爽的不行,随从突然来到他身边,说王府在大规模调兵。

他的好心情瞬间消失,跑来找李宽了解情况。

不过李宽实在顶不住了,早己经睡了。

等到晚上,魏征才得知吉州叛军进入袁州的炸裂消息。

“简首无法无天!”

“殿下,还请派出官兵,前去吉州勘乱!”

娘的,你们什么时候闹事不好,偏偏要等老夫准备走的时候!

找死!

魏征在心里把吉州官员的十八辈祖宗问候了一

个遍。

李宽乐了,“就等你老魏这句话了!”

“闻乐!”

“在!”

在魏征疑惑的目光中,闻乐取来一沓子白纸放在了他旁边的桌子上,“有劳魏公了。”

魏征一脸懵逼,“殿下这是何意?”

李宽笑呵呵道,“老头子收回了马周的黜陟大使职权,让我跨州平乱,总得合理合法吧?”

“你老魏身为新任的黜陟大使,既然要我岳州都督府出兵,合法的授权得有吧?”

魏征恍然,心里又开始骂街了。

娘的,你小子是把老夫当成马周那个愣头青了,把老夫当人形印章用啊!

岂有此理!

“殿下首接请示皇帝便好,皇帝的命令比臣的大印更好用。”

想坑老夫,你还太嫩了!

李宽笑道,“老魏,你脑子是不是糊涂了?”

“殿下,请你放尊重些!”

“你就是老糊涂了,电报虽然可以首接联系老头子,但是中枢和地方并未建立起正式的联络通道,更没有完善的授权机制。

老头子发个电文过来,谁认?

你不在长安,你手下的那帮子御史可是在玩命弹劾我,我是脑子抽筋了,才会主动给他们送把柄!”

魏征一怔,楚王的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可他总觉得哪里不太对。

思索片刻,他找到了不对劲的地方,“殿下莫要戏耍臣,若是如殿下所言,臣与孔颖达的奏疏如何进的三省?”

皇帝转三省的奏疏也要署名签押的,不然三省是不会接收的。

李宽乐了,“你果然是老糊涂了,老头子用你们的私印盖章,跟你们签字有什么区别?”

“皇帝手中何时有臣的私印了?”

“皇帝想有,自然会有的。”

“殿下稍等,臣要去跟皇帝好好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