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你说得太有道理了,我竟无言以对……

李宽也好,魏征也好,还有岳州都督府的其他人,根本没有人在意吉州官府的情况。·薪.顽/夲~鰰¨栈+ ~庚^薪′蕞~全¢

李宽对吉州的处置张嘴就来,魏征同样是无视了吉州官员的处境。

但这不能怪他们,实在是吉州官员办事儿实在是没溜儿。

吉州发生如此大事,两千多贼军盘踞,涉及到的人口和地区肯定不止一两个地方,也不是一两天能聚集起来的。

可吉州官府到现在都没有一点动静,甚至都没有派人到邻近的衡州和袁州传信,这已经不是当地州县官员失职不失职的问题了,而是他们对吉州的掌控力完全缺失。

哪怕其中世家豪族可能通过各种手段压制了吉州官员,但错就是错,洗不白的。

这种情况下,李宽还能记得把吉州的前三把手都留下,已经是他给魏征面子了。

魏征自然也明白李宽留下三人是在维护朝廷的颜面,加上李宽已经不是第一次处置这种事情了,他才敢把剿灭叛乱和清理吉州的事情交给李宽。

李宽也没让魏征失望。

李醒带着护卫队和民兵骑马行军,第二日夜间便渡过了渝水,第三日一早,王府护卫对盘踞的敌军发起了正面攻击,三下五除二便把两千多贼军送走了三分之一。

贼军当即崩溃,四散奔逃,一千多民兵从背后的山地里杀出,把贼军给包了饺子,又带走一百多人。_比!奇*中?雯^枉* _耕?新·蕞?哙/

领头的王弘升等世家人带着自家的私兵拼命反抗,李醒请示过李宽之后,直接送他们上了天。

王宏升虽然侥幸活命,但断了一手一脚。

另外李醒他们还从俘虏中甄别出了两个世家子弟。

清河崔氏的旁系子弟崔博文,博陵崔氏子弟崔献贺。

李宽暂时没空搭理这些家伙。

他命令李醒和于清兵分两路,直扑淦县和清水江,解决当地的豪族和官吏,顺便截断吉州东北方向与洪州和抚州的水陆交通,防止有人从这些地方跑路。

袁州大营的府兵行动也很迅速,一天一夜便集结了四百府兵。

李宽把袁州大营的府兵交给了祁承宗和狄知逊,加上狄知逊之前召集的数百兵力和青壮,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赶往乌江,封锁吉州东部的水陆交通。

截断了吉州向东的通道,李宽给程咬金发消息,让他镇住衡州州府。

岳州都督府的官军要借道衡州,李宽不想衡州的崔博含、林万里、赵璜等人来给自己添乱。

程咬金本想直接带兵去吉州平叛的。

李宽告诉他,既然吉州有异动,衡州也必定有事,他要是不去镇着,衡州要是乱起来,事情就大条了。¨墈~书~屋,晓+税+王^ ¨埂¨鑫.蕞′全¨

当然,打动老程的不是这种草木皆兵似的理由,而是他可以派兵到攸县、茶陵等地守株待兔。

李宽名声在外,吉州的土豪们肯定会往外跑的。

他们可是很肥啊……

魏征也见识到了李宽和岳州都督府那非同一般的效率。

他只是睡了两觉,又在通讯室跟皇帝隔空问候了几句,心情烦躁的吃了几顿饭,便收到消息,说是进入袁州的吉州贼军已经被全部剿灭。

没等他去找李宽求证,便见不断有都督府治下的各县官吏抵达楚王别院。

李宽已经睡了,这让魏征十分无语,当着李洵的面说了句“楚王心真大”,随即就被李洵给怼了一顿。

“殿下已经安排好了各项事务,剩下的便是按部就班的执行。”

“魏公以为岳州都督府是中枢呢,给长安城修几个茅房都要讨论好几年!”

“魏公,不是所有事都亲力亲为才显得勤勉,殿下说那是笨蛋才做的事。

以十二分的准备,配合完备的执行力与组织力。

如果这样的安排还要制定计划的人点灯熬油,那只能说明这人脑子有问题!”

李洵的话说得很不客气。

他虽然对李宽的一些个作为难以理解,但是他从不怀疑李宽的能力,更接受不了有人背后蛐蛐他家殿下。

魏征老脸一红,“某这不是关心则乱嘛!”

“听说进入袁州的贼军已经被歼灭,不知消息可信否?”

“当然是真的。”

“这也太快了。”魏征见李洵面色不善,忙道,“某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觉得有些惊奇。

岳州到新渝可不近呢!”

李洵闻言,态度缓和了不少,说道,“岳州到新渝是不近,走老的官道足有近六百里。

不过走新官道却只有四百里,队伍一路急行军,在昌江、锦江和袁州换三次马,也就是一天半的时间而已。

那些贼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一触即溃。”

“如此看来,魏公还觉得行动的速度太快吗?”

魏征震惊了。

一天半行军四百

里,这种机动速度听起来就像是在做梦。

骑兵行军,一天能走一百多里就是极限了。

不是人的极限,而是马匹的极限。

不过仔细想想他在岳州的见闻。

官道是平坦宽阔的水泥路,几乎所有河上都有可以通过重载马车的桥梁,队伍骑马行军不需要考虑道路情况和河流阻断,甚至不需要考虑夜间行军的问题,可以不停地赶路。

如果中途换马,速度必然更快。

如此想来,似乎一天半赶路四百多里也不是不可能。

他想起了早前程咬金给皇帝的奏疏里说过,交通条件对朝廷控制力的关系。

当时他觉得楚王在岳州都督府耗费巨量的人力物力修桥铺路是在乱搞,或者是想在皇帝面前表现一下,实际的作用有限。

现在看来,他原来的想法有问题。

楚王在岳州都督府的所有动作都是有明确目的的。

外界都说岳州都督府治下是铁板一块,一开始他不信。

后来见到了神奇高效的传达室系统,他半信半疑。

如今又看到了交通网的作用,他不信都不行了。

他有些不好意思问道,“李参军,殿下是不是想在整个大唐修建水泥路?”

李洵道,“没有,殿下从来没有这样的想法。”

魏征不解道,“既然已经证明水泥路的优势,殿下为何不上书朝廷推行呢?”

“哪怕是只把东西南北几条主要官道换成水泥路也是好的。”

李洵看傻子一样看着他道,“水泥路再好,朝廷修的起吗?”

魏征一时语塞。

你说得太有道理了,我竟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