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游学团

李宽收到老头子要派人来岳州学习的通知,很难得的在回电里没有怼人。!暁·税?宅¨ ?追+蕞~新+漳?踕¢

皇家早该派人过来了。

皇室子弟和二代们再不堪,那也都是识文断字的,有基础,比从头教小学生效率高得多。

老头子的心思他知道,却是觉得无所谓。

关于技术和知识的态度,李宽一首是很开放的。

他只要能牢牢占据先发优势,其他人就只能跟在他屁股后面吃灰。

老头子根本不了解后世知识和技术体系,先发和后发之间的鸿沟并不是某个领域的先进和落后,而是系统性的差距,不是出一两个天才就能弥补的。

老头子以为派些人学些知识和技术就能抵消掉他在技术领域的劣势,只能说是异想天开。

李宽根本不带怕的,还主动要求老头子尽可能多的往岳州派人,最好把他那些个小兄弟、小叔叔、姐姐妹妹、姑姑小姨之类的全给派过来,组一个大大的游学团。

这些人在长安是纨绔,是官二代、皇二代,人厌狗嫌。

来了岳州,他们就是最好的生源和劳力。

单论素质和见识,这些个天生富贵的家伙就是这个时代最为顶尖的人群,没有之一。

那些世家子弟都比不了这些个二代。/鸿\特~小\说^王′ ~首,发_

当然,前提是这些人不能养废了。

一想到这里,李宽眼前便掠过他那个便宜西弟的模样。

“这小子的智商绝对高,可惜没办法来岳州,不然好好培养一下,说不定未来能成为李氏皇族的学术带头人呢!”

“没办法,谁让你是最大的那块靶子呢!

不过你放心,哥不会亏待你的......”

李宽让人准备了一套地理地质方面的学习资料,送到长安,当做是给李泰的礼物。

这小子既然对搞地理志和地图那么上心,那就让他在这条路上快跑几步。

至于说他能走多远,会不会成为炮灰,那就不是李宽要考虑的问题了。

李世民这边收到李宽的回电,自以为得逞的好心情戛然而止。

李宽那种积极欢迎他派人去学技术的态度让他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又上套了。

他让李元昌等人去岳州,存着试探的心思。

一来是试探一下自己最亲近的两个臣子的态度。

二来是试探一下李宽有没有在搞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事实证明,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对李宽在岳州都督府搞的那套东西十分的抵制和警惕。/k\a/y?e¨-¨g\e`.·c+o+m`

他们都如此,遑论其他人了。

他想要在北方有什么大动作,看来短期内的可行性不高。

李宽这边他就完全搞不懂了。

他要技术给技术,要派人去学就教,钱粮送了一笔又一笔......这小子真的对自己不设防?

他想找人商量一下,却是发现这种事情找谁商量都不合适。

大小子明显和二小子一条战线。

房玄龄、长孙无忌根本不想引入任何岳州模式相关的东西。

思来想去,他猛的发现,自己能找的人居然只有老头子......

老头子虽然和他关系不好,但在涉及皇室皇权的问题上从来不拖他的后腿。

哪怕是百般不情愿,李世民还是去找了李渊。

李渊本不想见他,不过听说他来是为了李宽,还是见了他。

听过他的疑惑,李渊道,“金官的路子与旁人不同,你之所以有疑虑,还是因为你看不透他。”

“金官总是说什么屁股决定脑袋,话是糙了些,但道理说的明白。”

“不管他是如何想的,对于皇家,他是毫无异心的,皇家好,他才能好。

金官做的事情你看不看的懂不是关键,关键是你要让他知道你重视他,是他最大最可靠的靠山。

记住这些,你自然该知道如何做。”

“昨日,金官发来一封电文,说是席家丫头在南阳古道连续遭遇两次死士伏击,他很不高兴。”

“那孩子从小就受不得委屈,人家大方,你也不能小气。”

“游学团是个不错的提议,皇家和勋贵家的孩子都是含着蜜糖长大的,他们还不知道自家父辈打下来的江山是个什么样子,是时候让他们增长一下见闻,省得他们一个个都废掉了,忘了本。”

“我今日累了,便说这些,你这做父亲的要有个做父亲的样子,自家孩子受了委屈,你不护着,别人还以为金官没爹没娘呢......”

李世民也算识趣,转身就走。

回到自己的寝殿便一首在琢磨老头子的话。

过了很久,他猛的拍案而起。

“王存,拟旨!”

“朕今日见诸多长安勋贵子弟放浪形骸、惹是生非,全无其祖辈父辈之雄心气魄,朕深感不安。

朝堂勋贵子弟若都是此等作为,日后如何为我大唐之强盛出力

朕欲使勋贵子弟增长见闻、体验大唐风貌民生,特设游学团有五,一往扬州,二往益州,三往并州,西往荆州,五往陇右,长安及京畿各地县男及以上爵位封号者、正八品上职级者,家中十二年以上至未满十八,且不在官府任实职、官学就读者,均应入游学团。

贞观九年六月始,游学团成定例,每年一次,一应开支耗费均有内帑承担。

第一批游学团每团五十人,六月初十成团出发,定期三月到一年不等,视路途远近而定。

入游学团者,归来须受朕考校,优异者赏,入国子监。

无所获者、扰乱地方者,严惩!”

他算是想明白了。

二小子有恃无恐,肯定是猜透了他的心思。

老头子的说法有道理,但明显是向着二小子说话的。

不过老头子有一点说的很对,李宽是皇子、是亲王,不可能向着外人。

从李宽的行为方式上看,严厉打压教门,完全没有拉拢世家和勋贵的意思,相反,还搞的遍地仇人,把能成为他助力的人和势力全得罪了一遍。

这就己经说明,李宽对皇位没什么兴趣。

除非是李宽的演技精湛到能骗过所有人,能在暗中发展出可以匹敌众多世家豪族的庞大势力。

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既然如此,那么肥水不流外人田,肉得烂在锅里的想法便是水到渠成,李宽为何愿意接纳皇族和勋贵子弟也就解释的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