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打仗,他是教科书

  唐枭骑着踏雪,一路往南。

  离开战场后,雪地上的痕迹开始越来越清楚。

  一驾马车,还有九匹马的蹄印。

  看来郭松龄是坐马车跑的,身边侍卫也不多。

  踏雪速度太快,副官处处长罗涛和杜小山带着28名警卫,紧追不舍,还是落出去好远。

  一个多小时后,痕迹在官道上消失了。

  警卫们追了上来,很快又找到了相同的痕迹,罗涛问:“怎么感觉是往营口方向跑?”

  唐枭也猜到了:“应该是想坐船,走吧!”

  下午两点,一行人过了新民县,继续再往西南追。

  大约又跑了近一百里地,唐枭叫住了马,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不远处有个小屯子,家家烟囱冒着烟。

  他下马后仔细辨认路上的车痕,九匹马和马车往前跑了。

  刚要上马继续追,又停了下来,沿着痕迹往前走……很快,唐枭就愣在了那里,扭头看向了那个小屯子。

  不对!

  马车虽然远去了,可车辙痕迹明显浅了!

  郭松龄下了车,就躲在这个屯子里!

  唐枭背过北风,点了根烟。

  这一刻,他犹豫了,脑子里翻江倒海,都是当初和郭松龄在一起时的画面。

  尤其是在破佳木斯城时的场景,仿佛历历在目。

  他理解马龙潭的意思,更在大帅面前表了忠心,可事到临头,还是于心不忍。

  割人脑袋时,他眼都不眨一下。

  可心底还是有那么一块柔软的地方。

  战争前,在火车上那几天,他与陈卫熊多次谈起郭松龄。

  陈参谋长看得细致,说了很多。

  郭茂宸怀抱救国之志,却困于时代桎梏;军事才能卓越,政治智慧匮乏;对秩序深恶痛绝,自身又无法超越军阀逻辑。

  其性格中的刚烈、偏执,成就了传奇,也铸就了必定败亡!

  打仗,他是教科书。

  玩政治,他在大帅面前,就是小学生。

  聊到政治,陈卫熊有句话,唐枭始终记得。

  他说:“在残酷的政治博弈中,仅有理想和军事才能远远不够,权谋、妥协、现实判断,缺一不可。”

  “咱们都不行,在大帅面前都是小学生!”

  唐枭看得没他这么深入,只是觉得郭松龄那种‘非黑即白’的处世观太过偏激。

  曾闻他与同僚关系极差,骂韩麟春是‘兵工厂蛆虫’,斥责姜登选是‘士官生之耻’。

  张学良多次调解未果,叹其‘才高天下,度量狭如芥子’!

  还有此次反叛,郭如此鄙视军阀作风,却更依赖军事强权;他痛恨日本狼子野心,却又不得不经过南满铁路。

  很明显,他肯定也和日本人谈了什么,否则不可能这么快杀到巨流河!

  真让他坐了大帅的位子,他能比大帅做的更好?

  未必!

  一根烟抽完,罗涛和杜小山他们追上来了。

  唐枭弹飞了烟头,挥了挥手,牵着踏雪走进了这座小屯子。

  一行人开始挨家翻找,半个小时后,在一家农户的室内菜窖里,找到了郭松龄。

  没想到的是,还有他的夫人韩淑秀。

  “振羽,没想到是你!”郭松龄的军装沾满了泥泞,狼狈不堪。

  韩淑秀紧紧护在丈夫身前,仰着头,眼神中都是绝望和恐惧。

  “你还是选择了他!”地窖里,郭松龄的声音格外清晰,平静得有些可怕。

  唐枭伸出了手:“上来吧!”

  夫妻两个人被他拉了上来,杜小山他们散了出去,守在了院子里。

  郭松龄先是帮着夫人拍打干净身上的尘土,随后又拍打自己,这才说:“振羽,给我们夫妻一个痛快吧!”

  唐枭摇了摇头说:“郭大哥,你走吧!”

  郭松龄一愣:“你说什么?”

  韩淑秀挽住了丈夫的胳膊,轻声道:“茂宸,你没看错人……”

  郭松龄神色复杂:“振羽,知道吗?你浪费了一个唾手可得的泼天富贵!”

  “我知道,可人生不过匆匆百年,什么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唯有无愧内心,才会走得无牵无挂!”说着,唐枭收腿、立正,端端正正给他敬了个军礼,“郭大哥,谢谢!”

  前面的话是真是假,只有天知道,可这句‘谢谢’,唐枭实心实意。

  郭松龄眼泪就下来了,刚要说话,就听外面传来隆隆马蹄声。

  唐枭面无表情,心思百转。

  马蹄声停了,应该是看到了院子里的踏雪。

  “振羽,我想求你一件事!”郭松龄急道。

  “您说!”

  “你来执行,让我和你嫂子走得痛快一些,别遭罪!”

  话音刚落。

  呯!

  农家院门被踹开了,马靴沉重,人数不少。

  院墙低矮,罗涛他们早就看到了这些人,都端枪瞄着他们。

  唐枭两步拉开房门,大声道:“是自己人!”

  一位中年上校大步走进了院子,有些眼生,唐枭眉头皱了起来。

  郭松龄夫妻二人也出来了,来人就是一喜,又有些疑惑地看向了唐枭,瞥了眼他的少将衔。

  唐枭蹙眉道:“哪个部分的?”

  上校没立正,抬手要敬礼,却听郭松龄说:“他是穆春的陆军第十四师第七骑兵旅旅长,王永清!”

  “郭军长,好记性!”王永清咧了下嘴,看向了唐枭:“敢问,可是二十一师唐师长?”

  “是我,你可以走了!”唐枭毫不客气,他不喜欢此人漫不经心的态度。

  王永清有些郁闷,跑了好几个小时,没想到被人抢了先。

  可这位唐阎王是大帅身前的红人,自己抢不过,这就他娘的难受了!

  转念又想,据说这小子做胡子的时候,就是郭鬼子收编的,自己要是没赶上,他会不会偷着放人呢?

  想到这儿,他咧嘴又是一笑:“好吧,既然唐师长抢先一步,我就撤了!”

  说完也不啰嗦,转身就走。

  杜小山喃喃骂了一句:“真他妈的能装!”

  韩淑秀扯了丈夫胳膊一下,使了个眼神,意思是不是可以走?

  郭松龄苦笑:“夫人,走不了了!”

  唐枭叹息:“郭大哥,嫂子,对不起了!”

  韩淑秀这才反应过来,如果没人过来,两个人确实还有机会,可这个王旅长来过了,谁还敢放人?

  王永清没走远,占了两户民房,守在里面盼着唐师长放人。

  农户家的老两口在西屋瑟瑟发抖,唐枭吩咐一名警卫去通知参谋长,随后请郭松龄夫妇进了东屋,有警卫员开始烧水。

  四点半,天黑了。

  三个人盘着腿,坐在热乎乎的炕上聊着天。

  此时如果有陌生人进来,丝毫看不出他们是什么关系。

  五点钟,西屋的老两口被副官罗涛安抚好了,出来生火做饭。

  “大娘,这是哪儿呀!”杜小山抱柴火进屋。

  “苏家窝棚。”老太太和着盆里玉米面。

  老爷子蹲灶坑前,添着火说:“俺们这嘎达,都归老达房管……”

  请收藏本站:www.abl23b.lol。笔趣阁手机版:m.abl23b.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