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市场嗅觉
小
大
霍援朝激动地在办公室里踱了两步,一挥手,斩钉截铁地说道:“这个创业奖学金,除了你,谁都没资格拿!那个秦峰,投机倒把的,能跟你比吗?他那是小打小闹,你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业!”
他重新坐回椅子上,拿起笔,郑重地说道:“申请表我来帮你填!推荐信,我亲自给你写!我还要去找校长,这么优秀的学生,这么有前景的项目,学校必须大力扶持!”
看着霍主任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张晋心里暗自松了口气,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正当他以为事情已经尘埃落定时,霍援朝的神色却又严肃了起来。
“不过,小张,”他看着张晋,沉声提醒道,“事情没那么简单。奖学金的最终评选,就在这周末。秦峰那边不仅报告做得漂亮,听说还请了《临江晚报》的记者去采访,准备在评选前造一波势。”
霍主任的手指又开始敲击桌面,但这次的节奏,充满了紧迫感。
“你这边,光有一份合同还不够。评委里有几个老教授,思想保守,万一他们觉得你这份合同是纸上谈兵,是吹牛皮,那就麻烦了。你必须拿出点实际的东西来,拿出实实在在的市场成绩来证明自己,否则在他们眼里,你这份央视的合同,也可能被当成一张废纸!”
周一,中午十二点半。
央视教育频道准时播出了那条属于“新锐小霸王”的广告。
然而,广告就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大海,连个水花都没见着。
新锐电子的办公室里,气氛压抑得像块吸饱了水的海绵。窗外的阳光明明晃晃,却照不进两个年轻创业者心里的阴霾。
仓库里,一箱箱崭新的学习机码得整整齐齐,像一列列等待检阅的士兵,也像一堆等待引信被点燃的炸药。它们沉默着,给本就狭小的空间增添了沉重的压迫感。
那台崭新的红色电话机,就摆在办公桌最显眼的位置,仿佛一尊亟待显灵的神祇。
可它就是不响。
一天过去了,它安安静静。
两天过去了,它纹丝不动。
到了周三,王倩彻底坐不住了。她一会儿站起来,在堆积如山的货箱之间来回踱步,一会儿又坐下,死死地盯着那台电话机,眼神里满是焦灼。
“张晋,”她终于忍不住,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你说……是不是我们太心急了?这可是央视啊,广告费那么贵……万一,我是说万一,一点效果都没有,我们……我们可就全完了。”
这笔钱,几乎是他们的全部身家。巨大的投入悬在头顶,却没有得到哪怕一丝一毫的回应,这种感觉足以将人逼疯。
张晋靠在椅子上,眼睛半闭着,手指在桌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他看起来比王倩镇定,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心里的那根弦也已经绷到了极限。他只是不能表现出来。他是主心骨,他要是慌了,这个刚刚起步的小公司就真的散了。
“别急,”他睁开眼,声音有些沙哑,“再等等。”
与此同时,一百多公里外的长康市,最大的百货大楼里人声鼎沸。
家电柜台是整个商场最热闹的地方之一,电视机、洗衣机、冰箱,这些大件商品前总是围满了人。
一个穿着得体的中年女人,拉着一个十来岁的男孩挤到了柜台前。她头发烫着时髦的卷,手腕上戴着一块小巧的梅花表,一看就是个讲究人。
“同志,你好。”她拍了拍柜台,对正在忙着开票的售货员问道,“问一下,你们这儿有没有那个……叫什么‘新锐小霸王学习机’的?”
售货员头也没抬:“学习机?我们这儿有,文曲星的,在那边。”
“不是文曲星。”女人摇了摇头,努力回忆着,“就是电视上天天放的那个,广告词是……对了,‘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最后还喊一句洋文,‘soeasy’那个!”
她儿子也在旁边帮腔:“对对对!soeasy!”
售货员停下手中的笔,抬起头,一脸茫然:“新锐小霸王?没听过啊。我们这儿只有文曲星,卖得可好了。是不是您记错了?”
女人皱起了眉:“不可能记错,央视教育频道,天天中午播。你们这么大的百货大楼,怎么会没有?”
“真没有,您去别处问问?”售货员有些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女人脸上掠过一丝失望,拉着儿子转身离开,嘴里还在小声嘀咕:“搞什么名堂,广告都打到中央台了,市里最大的商场居然没得卖……”
这位母亲,只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的两天,家电柜台陆续又迎来了十几位前来询问“新锐小霸王”的顾客。他们有的是被孩子缠着来的,有的是自己看了广告动心的,无一例外,问的都是同一个商品,说的都是同一句广告词。
得到的,也都是同一个否定的答复。
失望的情绪在这些潜在的消费者中累积、发酵。
“连你们这儿都没有,那得到哪儿买去?”
“白跑一趟!电视上吹得天花乱坠,结果是个影子货!”
柜台的售货员们起初还只是觉得奇怪,到后来,被问得多了,也开始跟班长抱怨。
这些抱怨,一字不落地传到了家电部王经理的耳朵里。
王经理四十出头,微胖,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双小眼睛里总是闪着精明的光。他在这个百货大楼干了二十年,从一个普通售货员爬到部门经理的位置,靠的就是远超常人的敏锐嗅觉。
“你是说,这几天,天天都有人来问一个叫‘新锐小霸王’的东西?”王经理把手下的柜台班长叫到办公室,递了根烟过去。
班长点点头:“可不是嘛,王经理。一天好几拨,都说是看了央视广告来的。我寻思着,是不是什么骗子公司的,光打广告不卖货啊?”
王经理没有接话,他靠在椅子上,深深吸了一口烟,小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连续多日,十几拨不同的顾客,询问同一个闻所未闻的商品。
这里面,一定有文章!
一个能在央视打广告的品牌,会是骗子公司?可能性不大。那为什么市场上不见货?
只有一种可能——这是个新产品,广告先行,渠道还没铺开!
王经理的心脏猛地跳了一下,他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他重新坐回椅子上,拿起笔,郑重地说道:“申请表我来帮你填!推荐信,我亲自给你写!我还要去找校长,这么优秀的学生,这么有前景的项目,学校必须大力扶持!”
看着霍主任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张晋心里暗自松了口气,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正当他以为事情已经尘埃落定时,霍援朝的神色却又严肃了起来。
“不过,小张,”他看着张晋,沉声提醒道,“事情没那么简单。奖学金的最终评选,就在这周末。秦峰那边不仅报告做得漂亮,听说还请了《临江晚报》的记者去采访,准备在评选前造一波势。”
霍主任的手指又开始敲击桌面,但这次的节奏,充满了紧迫感。
“你这边,光有一份合同还不够。评委里有几个老教授,思想保守,万一他们觉得你这份合同是纸上谈兵,是吹牛皮,那就麻烦了。你必须拿出点实际的东西来,拿出实实在在的市场成绩来证明自己,否则在他们眼里,你这份央视的合同,也可能被当成一张废纸!”
周一,中午十二点半。
央视教育频道准时播出了那条属于“新锐小霸王”的广告。
然而,广告就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大海,连个水花都没见着。
新锐电子的办公室里,气氛压抑得像块吸饱了水的海绵。窗外的阳光明明晃晃,却照不进两个年轻创业者心里的阴霾。
仓库里,一箱箱崭新的学习机码得整整齐齐,像一列列等待检阅的士兵,也像一堆等待引信被点燃的炸药。它们沉默着,给本就狭小的空间增添了沉重的压迫感。
那台崭新的红色电话机,就摆在办公桌最显眼的位置,仿佛一尊亟待显灵的神祇。
可它就是不响。
一天过去了,它安安静静。
两天过去了,它纹丝不动。
到了周三,王倩彻底坐不住了。她一会儿站起来,在堆积如山的货箱之间来回踱步,一会儿又坐下,死死地盯着那台电话机,眼神里满是焦灼。
“张晋,”她终于忍不住,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你说……是不是我们太心急了?这可是央视啊,广告费那么贵……万一,我是说万一,一点效果都没有,我们……我们可就全完了。”
这笔钱,几乎是他们的全部身家。巨大的投入悬在头顶,却没有得到哪怕一丝一毫的回应,这种感觉足以将人逼疯。
张晋靠在椅子上,眼睛半闭着,手指在桌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他看起来比王倩镇定,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心里的那根弦也已经绷到了极限。他只是不能表现出来。他是主心骨,他要是慌了,这个刚刚起步的小公司就真的散了。
“别急,”他睁开眼,声音有些沙哑,“再等等。”
与此同时,一百多公里外的长康市,最大的百货大楼里人声鼎沸。
家电柜台是整个商场最热闹的地方之一,电视机、洗衣机、冰箱,这些大件商品前总是围满了人。
一个穿着得体的中年女人,拉着一个十来岁的男孩挤到了柜台前。她头发烫着时髦的卷,手腕上戴着一块小巧的梅花表,一看就是个讲究人。
“同志,你好。”她拍了拍柜台,对正在忙着开票的售货员问道,“问一下,你们这儿有没有那个……叫什么‘新锐小霸王学习机’的?”
售货员头也没抬:“学习机?我们这儿有,文曲星的,在那边。”
“不是文曲星。”女人摇了摇头,努力回忆着,“就是电视上天天放的那个,广告词是……对了,‘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最后还喊一句洋文,‘soeasy’那个!”
她儿子也在旁边帮腔:“对对对!soeasy!”
售货员停下手中的笔,抬起头,一脸茫然:“新锐小霸王?没听过啊。我们这儿只有文曲星,卖得可好了。是不是您记错了?”
女人皱起了眉:“不可能记错,央视教育频道,天天中午播。你们这么大的百货大楼,怎么会没有?”
“真没有,您去别处问问?”售货员有些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女人脸上掠过一丝失望,拉着儿子转身离开,嘴里还在小声嘀咕:“搞什么名堂,广告都打到中央台了,市里最大的商场居然没得卖……”
这位母亲,只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的两天,家电柜台陆续又迎来了十几位前来询问“新锐小霸王”的顾客。他们有的是被孩子缠着来的,有的是自己看了广告动心的,无一例外,问的都是同一个商品,说的都是同一句广告词。
得到的,也都是同一个否定的答复。
失望的情绪在这些潜在的消费者中累积、发酵。
“连你们这儿都没有,那得到哪儿买去?”
“白跑一趟!电视上吹得天花乱坠,结果是个影子货!”
柜台的售货员们起初还只是觉得奇怪,到后来,被问得多了,也开始跟班长抱怨。
这些抱怨,一字不落地传到了家电部王经理的耳朵里。
王经理四十出头,微胖,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双小眼睛里总是闪着精明的光。他在这个百货大楼干了二十年,从一个普通售货员爬到部门经理的位置,靠的就是远超常人的敏锐嗅觉。
“你是说,这几天,天天都有人来问一个叫‘新锐小霸王’的东西?”王经理把手下的柜台班长叫到办公室,递了根烟过去。
班长点点头:“可不是嘛,王经理。一天好几拨,都说是看了央视广告来的。我寻思着,是不是什么骗子公司的,光打广告不卖货啊?”
王经理没有接话,他靠在椅子上,深深吸了一口烟,小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连续多日,十几拨不同的顾客,询问同一个闻所未闻的商品。
这里面,一定有文章!
一个能在央视打广告的品牌,会是骗子公司?可能性不大。那为什么市场上不见货?
只有一种可能——这是个新产品,广告先行,渠道还没铺开!
王经理的心脏猛地跳了一下,他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