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如鱼得水
小
大
秦峰宿舍的门被推开,马东和李兵一前一后走了进来,两人脸色都不太好看。马东把手里的简历随手丢在床上,坐下来就开始抱怨。
秦峰正坐在书桌前翻着一本《市场营销学》,听到动静也没抬头,只是淡淡地问了一句:"怎么了?"
"秦哥,那个张晋,他就是个小人!"马东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语气里带着愤怒,"他根本就不是真心招人,就是想看我们出丑!问我们的问题,全是些没法回答的,摆明了就是不想让我们过!"
李兵也跟着点头,声音有些发颤:"就是!他肯定还记着上次奖学金的事,故意报复我们!轮到赵磊的时候,问的都是些很简单的问题。这不是明摆着内定的吗?叫我们过去,就是为了羞辱我们,给赵磊当陪衬!"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越说越激动,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心里的不甘。他们把面试说成了一场阴谋,把张晋描绘成了一个记仇的小人。
秦峰这才放下了手里的书。他慢慢转过身,脸上没有什么同情的表情,反而有些冷笑。他站起来,走到马东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看吧,我早就说过,他格局太小。"秦峰的语气很平静,但透着一种看穿一切的自信,"这种人只能玩些小手段。你们也别太难过,没进他那个小公司也没什么损失。"
他轻松地把两个舍友的失败,变成了自己判断正确的证明。
马东和李兵听了这话,心里的怒火立刻消了不少。他们看着秦峰,眼中充满了期待。"秦哥,我们以后就跟着你干了!"
从那天起,宿舍里的气氛就彻底变了。
第二天,赵磊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准备搬出去。他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把行李装进袋子里,临走前对秦峰他们点了点头,算是道别。马东看都没看他一眼,李兵也只是哼了一声。
赵磊走后,这间宿舍就成了三个人的天下。他们每天都在议论新锐电子,认为那不过是昙花一现,而秦峰的项目才是真正有前途的。
与宿舍里的阴郁完全不同,新锐电子的店里正是一派忙碌的景象。
赵磊很快就适应了新工作。他话不多,但干活很认真。第一天上班,他就发现店里的订单和发货单都是手写的,经常因为字迹不清楚或者格式乱七八糟而出错。他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观察了一整天。
第二天一早,他就拿来了一沓自己设计的表格。他有些紧张,把表格递给杨斌:"杨经理,我做了个新的订单登记表和发货流程图,你看看行不行?把客户信息、订单内容、发货地址和物流单号都分开写,最后再确认签收,这样应该不容易出错。"
杨斌一开始对这个新来的同事还有些纠结。话太少,不像是什么有能力的人。但当他看到那张设计得清清楚楚的表格时,心里的疑虑立刻就消散了。他试着用新表格处理了两个订单,发现确实比以前方便很多。
"以后叫我杨斌就行。"杨斌拍了拍赵磊的肩膀,笑着说,"你这想法不错!比我们原来的方法好多了!"
从那天开始,杨斌把店里的各种流程都教给赵磊,还主动分享和经销商打交道的经验。赵磊学得很快,也很用心,两个人很快就配合得很默契,把店里原本有些混乱的后勤工作整理得井井有条。
几天后的下午,张晋来到店里检查工作。他看到杨斌正在和一个经销商通电话,谈论下一批货的细节,赵磊在旁边快速地在新表格上记录着,两人合作得很顺畅。
张晋没有打扰他们,等杨斌挂了电话,才把他叫到一边聊天。
"新来的小伙子怎么样?"张晋递给杨斌一瓶水。
"很不错。"杨斌拧开瓶盖喝了一口,"他很踏实,也肯学,还挺有想法的。比我一个人忙的时候效率高多了。"
张晋点点头,看着杨斌,认真地说:"杨斌,我跟你说句实话。招赵磊来,就是给你帮忙的。你还要上课,不可能天天都在店里。有他在,你就能轻松一些,他主要是协助你工作。"
杨斌听了这话,笑了笑:"张晋,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放心,我不会多想的。咱们什么关系,你把我当兄弟,我心里清楚。说实话,就算你不招人,我也准备跟你说了,我一个人确实有些忙不过来。"
"你是最早跟我一起出来的。"张晋看着杨斌,语气很诚恳,"我保证,以后新锐发展起来,核心管理层里肯定有你的位置。"
这句话让杨斌心里彻底安定下来。他用力点了点头,脸上的笑容更加真诚。
店里的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张晋也终于可以让王倩从繁重的店务中解脱出来。但王倩突然闲下来,反而有些不知道该做什么。她看着杨斌和赵磊忙碌的样子,自己却只能擦擦本来就很干净的柜台,心里空落落的。
张晋把这些都看在眼里。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在一个阳光很好的下午,拉着王倩的手走出了店门。
"去哪里啊?又要见供应商?"王倩有些疑惑地问。
"到了你就知道了。"张晋神秘地笑了笑,带着她上了一辆开往郊区的公交车。
公交车晃晃悠悠开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在一个很热闹的地方停下了——这里是省城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
各种叫卖声、手推车的声音、砍价的声音混在一起,瞬间把他们包围了。空气中弥漫着新布料和塑料袋的味道。
王倩一开始还有些不习惯这种嘈杂的环境,但当她看到那些挂得满满当当、各种颜色的衣服和小饰品时,眼睛立刻就亮了起来。
那种感觉就像是回到了自己熟悉的世界。
她不自觉地松开张晋的手,快步走到一个卖小饰品的摊位前。她拿起一条手链,用手指仔细摸了摸链子和吊坠的材质,头也不抬地问:"老板,这个批发价多少?"
"小姐眼光真好,这是最新款,十块一条。"摊主笑着回答。
王倩轻笑一声,把手链放回原处,那种熟悉的自信又回到了她身上:"老板,你这话就不对了。这镀层最多能戴一个月,上面的装饰也是很普通的材料。我要一百条,五块钱一条,行就成交,不行我去别家看看。"
摊主愣了一下,重新打量了王倩,然后笑道:"原来是行家!好好好,五块就五块,交个朋友!"
秦峰正坐在书桌前翻着一本《市场营销学》,听到动静也没抬头,只是淡淡地问了一句:"怎么了?"
"秦哥,那个张晋,他就是个小人!"马东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语气里带着愤怒,"他根本就不是真心招人,就是想看我们出丑!问我们的问题,全是些没法回答的,摆明了就是不想让我们过!"
李兵也跟着点头,声音有些发颤:"就是!他肯定还记着上次奖学金的事,故意报复我们!轮到赵磊的时候,问的都是些很简单的问题。这不是明摆着内定的吗?叫我们过去,就是为了羞辱我们,给赵磊当陪衬!"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越说越激动,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心里的不甘。他们把面试说成了一场阴谋,把张晋描绘成了一个记仇的小人。
秦峰这才放下了手里的书。他慢慢转过身,脸上没有什么同情的表情,反而有些冷笑。他站起来,走到马东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看吧,我早就说过,他格局太小。"秦峰的语气很平静,但透着一种看穿一切的自信,"这种人只能玩些小手段。你们也别太难过,没进他那个小公司也没什么损失。"
他轻松地把两个舍友的失败,变成了自己判断正确的证明。
马东和李兵听了这话,心里的怒火立刻消了不少。他们看着秦峰,眼中充满了期待。"秦哥,我们以后就跟着你干了!"
从那天起,宿舍里的气氛就彻底变了。
第二天,赵磊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准备搬出去。他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把行李装进袋子里,临走前对秦峰他们点了点头,算是道别。马东看都没看他一眼,李兵也只是哼了一声。
赵磊走后,这间宿舍就成了三个人的天下。他们每天都在议论新锐电子,认为那不过是昙花一现,而秦峰的项目才是真正有前途的。
与宿舍里的阴郁完全不同,新锐电子的店里正是一派忙碌的景象。
赵磊很快就适应了新工作。他话不多,但干活很认真。第一天上班,他就发现店里的订单和发货单都是手写的,经常因为字迹不清楚或者格式乱七八糟而出错。他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观察了一整天。
第二天一早,他就拿来了一沓自己设计的表格。他有些紧张,把表格递给杨斌:"杨经理,我做了个新的订单登记表和发货流程图,你看看行不行?把客户信息、订单内容、发货地址和物流单号都分开写,最后再确认签收,这样应该不容易出错。"
杨斌一开始对这个新来的同事还有些纠结。话太少,不像是什么有能力的人。但当他看到那张设计得清清楚楚的表格时,心里的疑虑立刻就消散了。他试着用新表格处理了两个订单,发现确实比以前方便很多。
"以后叫我杨斌就行。"杨斌拍了拍赵磊的肩膀,笑着说,"你这想法不错!比我们原来的方法好多了!"
从那天开始,杨斌把店里的各种流程都教给赵磊,还主动分享和经销商打交道的经验。赵磊学得很快,也很用心,两个人很快就配合得很默契,把店里原本有些混乱的后勤工作整理得井井有条。
几天后的下午,张晋来到店里检查工作。他看到杨斌正在和一个经销商通电话,谈论下一批货的细节,赵磊在旁边快速地在新表格上记录着,两人合作得很顺畅。
张晋没有打扰他们,等杨斌挂了电话,才把他叫到一边聊天。
"新来的小伙子怎么样?"张晋递给杨斌一瓶水。
"很不错。"杨斌拧开瓶盖喝了一口,"他很踏实,也肯学,还挺有想法的。比我一个人忙的时候效率高多了。"
张晋点点头,看着杨斌,认真地说:"杨斌,我跟你说句实话。招赵磊来,就是给你帮忙的。你还要上课,不可能天天都在店里。有他在,你就能轻松一些,他主要是协助你工作。"
杨斌听了这话,笑了笑:"张晋,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放心,我不会多想的。咱们什么关系,你把我当兄弟,我心里清楚。说实话,就算你不招人,我也准备跟你说了,我一个人确实有些忙不过来。"
"你是最早跟我一起出来的。"张晋看着杨斌,语气很诚恳,"我保证,以后新锐发展起来,核心管理层里肯定有你的位置。"
这句话让杨斌心里彻底安定下来。他用力点了点头,脸上的笑容更加真诚。
店里的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张晋也终于可以让王倩从繁重的店务中解脱出来。但王倩突然闲下来,反而有些不知道该做什么。她看着杨斌和赵磊忙碌的样子,自己却只能擦擦本来就很干净的柜台,心里空落落的。
张晋把这些都看在眼里。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在一个阳光很好的下午,拉着王倩的手走出了店门。
"去哪里啊?又要见供应商?"王倩有些疑惑地问。
"到了你就知道了。"张晋神秘地笑了笑,带着她上了一辆开往郊区的公交车。
公交车晃晃悠悠开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在一个很热闹的地方停下了——这里是省城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
各种叫卖声、手推车的声音、砍价的声音混在一起,瞬间把他们包围了。空气中弥漫着新布料和塑料袋的味道。
王倩一开始还有些不习惯这种嘈杂的环境,但当她看到那些挂得满满当当、各种颜色的衣服和小饰品时,眼睛立刻就亮了起来。
那种感觉就像是回到了自己熟悉的世界。
她不自觉地松开张晋的手,快步走到一个卖小饰品的摊位前。她拿起一条手链,用手指仔细摸了摸链子和吊坠的材质,头也不抬地问:"老板,这个批发价多少?"
"小姐眼光真好,这是最新款,十块一条。"摊主笑着回答。
王倩轻笑一声,把手链放回原处,那种熟悉的自信又回到了她身上:"老板,你这话就不对了。这镀层最多能戴一个月,上面的装饰也是很普通的材料。我要一百条,五块钱一条,行就成交,不行我去别家看看。"
摊主愣了一下,重新打量了王倩,然后笑道:"原来是行家!好好好,五块就五块,交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