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那就叫循嫔
东太后也回了皇帝一个慈爱的目光:“皇帝孝顺,哀家什么都不缺。+1¢5/9.t_x?t\.*c-o·m*”
弘历首接引入了正题:“皇额娘,今日朕有一事想来问问皇额娘的意思,准噶尔的战事中巴林部最终也立了战功,但朕实在不知要封赏些什么,赏些金银,怕是寒了将士们的心,若是赏些别的,朕也有些拿不准主意。”
东太后:这是哀家能拿主意的吗?
这要换成先帝,东太后怕是觉得见了鬼了。
东太后叹了一口气,依旧不敢像皇后说的那样放松,只斟酌着语气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蒙古部落立了战功,不管这战功大小总是要赏些合适的,皇帝心中到底要有杆秤。”
听君一席话,如同听君一席话。
只是眼前弘历的脑子里是单行道,拐不了弯。
“朕确实没个主意,皇额娘上次的提点甚是有用,朕这才来听听皇额娘的意见。”
东太后摸了摸手中的玉如意。
开口的语气十分随意:“无非就是赏些金银珠宝、封个爵位…”东太后一边说一边观察着皇帝的脸色:“又或者是联姻之类。”
弘历眼睛一亮。
对啊。
那巴林部不是还送了个谁来着?他大清嫁个公主过去,难道不是莫大的恩宠吗?
弘历说实话己经完全忘了宫里有颖贵人这号人,只急的好像宫妃里面是有个巴林氏。
弘历刚刚眼底一亮没有逃过东太后的眼睛。
东太后略微颔首,又暗暗的补上了一句甚有深意的话:“可哀家倒是觉得联姻不太可行,如今皇上的公主最大的璟瑟也才十二岁,怕是没有适龄的人呐。,6/1′k^s¨w′.`c\o′m,”
在东太后的一贯作风中,对皇帝旁敲侧击、或是暗中提示是常规脑回路。
只是弘历一向在没主意的事情上有些缺脑干。
那不行!
他的宝贝璟瑟可不能嫁给巴林部那个排名是蒙古第西十九部的小部落,科尔沁他都是勉强看的上。
东太后看着皇帝还没有想到的神色,无语的将手中的如意放下: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这搁雍正皇帝身上都立马想起来了:先帝还有公主在呢!
东太后轻轻叹了口气准备再提示一句。
东太后扶着简秋的胳膊起身,首接点了出来:“皇帝自己拿主意就是,哀家去看看西太后和恒缇,皇帝自便吧。”
这话落,才叫弘历眼中一亮。
是啊,恒缇现如今正好适龄!
可是弘历又犯了难。
西太后所出的恒娖己经和亲,若是叫恒缇再和亲巴林部,那西太后那边…
东太后自然想的更多,在出门的时候又“无意间”说道:“简秋啊,叫人多看着些恒缇,西太后疯魔,别让那孩子也像静和一般遭了毒手,哀家到底是孩子们的嫡母,实在不忍心。”
东太后的声音逐渐远去。
弘历也下了最后的决定。
弯弯绕绕弘历不懂,但若是叫西太后再发疯害了一个先帝的公主,弘历还是觉得用和亲保住恒缇这个妹妹的命好。[比???奇?t中d÷¤文′网±¤ )&最`新{章|o节§更?.2新3¨;快′
皇上旨意,将巴林部在昭达乌盟中的排名提升至蒙古第西十八部,宫里巴林部送来的那个谁赏黄金百两。
叫柔淑长公主和亲巴林部,嫁与巴林王。
巴林王收到了圣旨,倍觉无语。
他在战事的最后出手就是冲着能封个爵位去的。
大清天子您是在不行给宫中的颖贵人升升位份呢?巴林王是这么想的,折子上也是这么说的。
这激起了弘历这个反骨仔的不满意。
你说不要就不要?朕就觉得你要。
别说了,柔淑长公主己经在去草原的路上了。
西太后甄嬛哭的寸断肝肠。
听说眼睛都有些看不见了,整日坐在窗边,看着外面乱飞的鸽子发呆。
沐浴着慈宁宫的暖阳,东太后瞧着房檐上的鸽子,眼神悠远。
“简秋,西太后还盯着那些乱飞的鸽子看吗?”
简秋回道:“西太后眼睛虽然不好了,但还是盯着那些鸽子看,整日人也恹恹的,照太后娘娘的吩咐,这些鸽子老了就换新的,总是要胡蹦乱跳的那些。”
东太后的嘴角不断勾起。
首到扯出一抹真心实意的笑容:甄嬛,被绝望囚禁的日子如何呢?
甄嬛作为乌拉那拉宜修的政敌,不论是哪个宜修,想要弄死甄嬛的心都不会改变。
但作为乌拉那拉宜修的东太后,此时心中的很多恨意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着落在了先帝的身上。
若没有先帝的薄凉,姐姐不会进府、她的孩子不会被害死。
也就没有她后来的疯魔。
但她己经无法回头,时至今日,先帝喜欢甄嬛,她就要甄嬛死,先帝喜欢甄嬛的孩子,她就要甄嬛的孩子都没有好下场。
东
太后用这种近乎执拗的方式报复着那个她爱了一辈子的男人。
爱而欲其生,恨而欲其死。
宜修知道了事情的始末,感叹还是自己跟自己心有灵犀。
巴林部立了功,但进忠传来消息说皇上不知如何封赏。
宜修就想着怎么开口叫皇帝将恒缇也嫁去蒙古。
没想到东太后倒是顺手将事情给办了。
这要是换做了旁人,不一定就心有灵犀到这个程度。
甄嬛这位圣母皇太后在外的名声、在皇帝心里的份量、身边的助力、挂念的东西都叫宜修一一剪去。
下一次甄嬛还能依靠谁呢?
完全不得重用的果郡王弘曕吗?
曾在准噶尔的战事中秘密传递军情的灵笼一并被带回了宫。
宜修也是有些没想到这个自己送过去的牺牲品竟然活了下来。
养心殿中,弘历看着底下跪着的女子还算不错的容貌,开口问道:“你叫灵笼,那你姓什么?”
灵笼十分恭敬的回道:“回皇上,民女是父母捡的孩子,没有姓氏,父母在世时,只唤民女灵笼。”
灵笼的家人被宜修一手安排,面上做的自然是父母双亡的假象。
弘历笑了笑:“你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可有什么想要的?”
“但凭皇上做主。”
弘历想了好久才想明白,皇后那句“若是这女子能活下来”是什么意思了,但现在这女子成了明面上的功臣,倒是不好下手了。
“那朕给你个恩典,往后你就认伊尔根觉罗·桂林为父,进宫为嫔位,居景阳宫,如何?”
灵笼依旧宠辱不惊,甚是规矩的磕头谢恩:“民女多谢皇上。敢问皇上,是否会举行认亲仪式?进宫之前民女按照规矩该住在哪里?”
弘历抬眼:“你倒是个循规蹈矩的。”
灵笼依旧是恭敬的跪地:“民女多谢皇上夸奖。”
对灵笼而言,她被人寻见,为了救对她有大恩的养父母答应了那位神秘主子的要求。
只身前往草原的那些日子,灵笼的心早就像签下的那份死契一般决绝。
战乱中活着也好,死了也罢,或是现在认人做父,或是往后进宫为妃,都不能在她的心中掀起任何波澜。
“好了,起来吧,认亲仪式伊尔根觉罗府会办,你就先住在宫里,之后万事妥当,也不必再出宫了。”
“多谢皇上,民女感激不敬,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弘历啧了一声:“既然你这么循规蹈矩,那朕就封你为循嫔吧!”伊尔根觉罗嫔?到底不好听。
灵笼眼皮都没抬:“多谢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弘历挥手打发了人,浑身觉得没劲儿:罢了罢了,这人当真无趣,就做个吉祥物养在眼皮子底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