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李家沟来了
小
大
先是孙琴设置的警报器开始震动,紧接着她一个激灵就坐起身,连忙把王小丫她们玩着的洋娃娃收进系统,又检查了一遍棚内没有其他“违禁品”,这才探头看出去。
正巧吴明他们也走到了看青棚下面,对上了孙琴那张有些慌乱的脸。
但因为天色已暗,吴明却没有多在意孙琴的表情,反而是看到出了那么多好点子的大功臣,却带着三个孩子住在这种地方。
看青棚顶的茅草稀落又杂乱,在夜风中摇摇欲坠,棚下还有几根捆起来的木头,不知道是用来干嘛,总之连个烧火做饭的地方都没有。
她心里一阵酸楚,最终说道:“孙琴同志,你受苦了。”
刚刚才吃完盐焗鸡腿、蟹黄豆腐、番茄鱼片,以及一碗芒果椰椰冰面的孙琴:“……”
“不苦不苦,真的。”
然后孙琴连忙下了看青棚,问道:“你们这时候来找我,是不是有什么事?”
梁正源和陈启年自然也看到孙琴居住环境的恶劣,不禁眉头一皱,对视一眼后,原本想要开口的话全都咽回了肚子里。
梁正源上前一步:“孙琴同志,要不我和队长说一声,正好水也打出来了,一边帮你盖房子,一边打井,不是还有其他村的人吗?应该也不会耽误大家的进度。”
孙琴一听连忙摆手:“不用不用,眼下打井和安装滴灌系统要紧,我这棚子还能凑合住,等忙完这阵子再说。”
吴明叹了口气:“你这样能吃苦的同志应该被更多人看到,你放心,等这段时间忙完后,我会向王队长提建议,把你评为优秀生产者。”
孙琴不好再拒绝,笑着点头:“那就麻烦吴同志了。”
几人这才开始说起正事。
因为没有凳子,梁正源他们席地而坐,把马灯放在地上,从包里掏出了几张图纸:“孙琴同志,你车上说的那个‘垄沟相间’的法子,我们算了下,确实省水!”
“刚刚我们也和王家村的人说过了,趁着明天壮丁打井,妇女们就按照你说的方法翻地。”
陈启年激动地补充:“而且这个还能减少土壤板结,提高肥料利用率!这些方法你应该早说的。”
“咳咳……”梁正源在旁边轻咳了几声。
陈启年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道:“我不是怪你,只是……”
孙琴笑笑,示意自己并不放在心上。
她是真的不在意,或许是从小衣食无忧让她觉得这些根本不是什么大事,反正她现在过得也很滋润,就是睡得差了些。
几人又说了一会,吴明从包里掏出了几个烤红薯:“这是刚刚队长家给的,你拿给孩子吃。”
烤红薯甜香的气息瞬间就充斥在这片的空间,就连王小丫和孙小梅都探出了头。
孙琴注意到吴明他们不自觉地咽了一下口水,连忙把红薯推了回去:“真不用,我和小丫她们已经吃过了,你们快吃吧。”
这种时候能拿出红薯的也只有队长以及村长他们了,可吴明他们还是把红薯拿给了孙琴,整整三个红薯。
尽管村里有了旱菜,可味道始终没有烤红薯的味道好。
吴明却不肯收:“你帮了大家这么多,什么都没要,目前也不能告诉大家是你做的,我和梁同志他们实在过意不去,这点红薯就当是我们的心意了。”
说着,吴明抬头看了眼王小丫她们:“就当是给孩子改善一下口粮。”
孙琴也注意到了两个小馋猫,这两孩子不是刚吃过吗?
“小丫,小梅!”
似乎听出了孙琴的语气有些生气,后面的孙小雨就把两个妹妹给拉了回去。
可吴明还是不由分说把红薯塞进孙琴手里:“你就别推辞了,这红薯是队长他媳妇偷偷拿给我们的,本来是想留我们在他家吃饭的,但我们说有事想单独找你,他们就没强留。”
怪不得吴明他们身后没跟着王家村的人,原来是这样。
烤红薯还热着,她低头看着这三个不过拳头大小的红薯,表皮烤得开裂,金黄的薯肉若隐若现,虽然吃过饭,但孙琴看着这红薯莫名有了食欲。
她想起之前队长给了她两个碗,于是抬头喊道:“小丫,把碗拿下来,你们也下来吧。”
然后看向吴明:“我们一起分着吃吧。”
王小丫在上面欢快地应了一声,然后一大两小两个孩子顺着梯子爬了下来。
她利落地掰开最大的那个红薯,把大半截递给吴明他们,自己只留下小小一块。
陈启年急得直摆手:“这怎么行?”
孙琴眨眨眼:“我们真的吃过了,你们不知道要在这里呆多久,更何况接下来有你们忙的,这点红薯算不得什么,等以后日子好过了,我再好好谢谢你们。”
接着两个红薯都是这样,大部分给了吴明他们,小的给王小丫她们。
给王小丫她们的时候,孙琴还特意说了一句:“你们刚刚都吃过了,吃一点尝尝味道就行了。”
孙小梅和孙小雨点点头,小口地吃起来,王小丫倒是一口就吃完了,压根就没听进去。
反正这些天她已经摸透了她妈的脾气,待会如果她想吃,再让她妈买就行了,嘿嘿嘿。
王小丫快乐地想。
吴明他们看到王小丫吃这么一小块红薯就开心成这样,心里不禁更加心酸了,心里都暗暗发誓,要尽快让王家村恢复生产,到时候让孙琴一家过得更好!
他们吃了红薯,又商量了一会,看着天黑得差不多,然后就回到了王秀芹安排的几户人家休息去了。
第二天,各大队的队长都带着队员也就是各个村的村民来到了王家村。
其中也有李家沟的人,王铁柱带人站在村口接人的时候,看到李玉石没好气地哼了一声。
李玉石站在李家沟队伍最前面,四十出头的汉子腰板挺得笔直,他身后跟着十几个青壮年,注意到王铁柱的态度,个个面色不善。
李玉石上前一步,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抢粮那天硬气的汉子此刻弯着腰讨好道:“王队长,这事对不住,这些是我们村的一点心意,希望能弥补一些我们造成的损失。”
其实李玉石没想拿钱的,是李家沟受伤的人的家属去了趟医院,回来说医药费李书记都垫了,李玉石找上李书记,想要把钱还给李书记。
正巧吴明他们也走到了看青棚下面,对上了孙琴那张有些慌乱的脸。
但因为天色已暗,吴明却没有多在意孙琴的表情,反而是看到出了那么多好点子的大功臣,却带着三个孩子住在这种地方。
看青棚顶的茅草稀落又杂乱,在夜风中摇摇欲坠,棚下还有几根捆起来的木头,不知道是用来干嘛,总之连个烧火做饭的地方都没有。
她心里一阵酸楚,最终说道:“孙琴同志,你受苦了。”
刚刚才吃完盐焗鸡腿、蟹黄豆腐、番茄鱼片,以及一碗芒果椰椰冰面的孙琴:“……”
“不苦不苦,真的。”
然后孙琴连忙下了看青棚,问道:“你们这时候来找我,是不是有什么事?”
梁正源和陈启年自然也看到孙琴居住环境的恶劣,不禁眉头一皱,对视一眼后,原本想要开口的话全都咽回了肚子里。
梁正源上前一步:“孙琴同志,要不我和队长说一声,正好水也打出来了,一边帮你盖房子,一边打井,不是还有其他村的人吗?应该也不会耽误大家的进度。”
孙琴一听连忙摆手:“不用不用,眼下打井和安装滴灌系统要紧,我这棚子还能凑合住,等忙完这阵子再说。”
吴明叹了口气:“你这样能吃苦的同志应该被更多人看到,你放心,等这段时间忙完后,我会向王队长提建议,把你评为优秀生产者。”
孙琴不好再拒绝,笑着点头:“那就麻烦吴同志了。”
几人这才开始说起正事。
因为没有凳子,梁正源他们席地而坐,把马灯放在地上,从包里掏出了几张图纸:“孙琴同志,你车上说的那个‘垄沟相间’的法子,我们算了下,确实省水!”
“刚刚我们也和王家村的人说过了,趁着明天壮丁打井,妇女们就按照你说的方法翻地。”
陈启年激动地补充:“而且这个还能减少土壤板结,提高肥料利用率!这些方法你应该早说的。”
“咳咳……”梁正源在旁边轻咳了几声。
陈启年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道:“我不是怪你,只是……”
孙琴笑笑,示意自己并不放在心上。
她是真的不在意,或许是从小衣食无忧让她觉得这些根本不是什么大事,反正她现在过得也很滋润,就是睡得差了些。
几人又说了一会,吴明从包里掏出了几个烤红薯:“这是刚刚队长家给的,你拿给孩子吃。”
烤红薯甜香的气息瞬间就充斥在这片的空间,就连王小丫和孙小梅都探出了头。
孙琴注意到吴明他们不自觉地咽了一下口水,连忙把红薯推了回去:“真不用,我和小丫她们已经吃过了,你们快吃吧。”
这种时候能拿出红薯的也只有队长以及村长他们了,可吴明他们还是把红薯拿给了孙琴,整整三个红薯。
尽管村里有了旱菜,可味道始终没有烤红薯的味道好。
吴明却不肯收:“你帮了大家这么多,什么都没要,目前也不能告诉大家是你做的,我和梁同志他们实在过意不去,这点红薯就当是我们的心意了。”
说着,吴明抬头看了眼王小丫她们:“就当是给孩子改善一下口粮。”
孙琴也注意到了两个小馋猫,这两孩子不是刚吃过吗?
“小丫,小梅!”
似乎听出了孙琴的语气有些生气,后面的孙小雨就把两个妹妹给拉了回去。
可吴明还是不由分说把红薯塞进孙琴手里:“你就别推辞了,这红薯是队长他媳妇偷偷拿给我们的,本来是想留我们在他家吃饭的,但我们说有事想单独找你,他们就没强留。”
怪不得吴明他们身后没跟着王家村的人,原来是这样。
烤红薯还热着,她低头看着这三个不过拳头大小的红薯,表皮烤得开裂,金黄的薯肉若隐若现,虽然吃过饭,但孙琴看着这红薯莫名有了食欲。
她想起之前队长给了她两个碗,于是抬头喊道:“小丫,把碗拿下来,你们也下来吧。”
然后看向吴明:“我们一起分着吃吧。”
王小丫在上面欢快地应了一声,然后一大两小两个孩子顺着梯子爬了下来。
她利落地掰开最大的那个红薯,把大半截递给吴明他们,自己只留下小小一块。
陈启年急得直摆手:“这怎么行?”
孙琴眨眨眼:“我们真的吃过了,你们不知道要在这里呆多久,更何况接下来有你们忙的,这点红薯算不得什么,等以后日子好过了,我再好好谢谢你们。”
接着两个红薯都是这样,大部分给了吴明他们,小的给王小丫她们。
给王小丫她们的时候,孙琴还特意说了一句:“你们刚刚都吃过了,吃一点尝尝味道就行了。”
孙小梅和孙小雨点点头,小口地吃起来,王小丫倒是一口就吃完了,压根就没听进去。
反正这些天她已经摸透了她妈的脾气,待会如果她想吃,再让她妈买就行了,嘿嘿嘿。
王小丫快乐地想。
吴明他们看到王小丫吃这么一小块红薯就开心成这样,心里不禁更加心酸了,心里都暗暗发誓,要尽快让王家村恢复生产,到时候让孙琴一家过得更好!
他们吃了红薯,又商量了一会,看着天黑得差不多,然后就回到了王秀芹安排的几户人家休息去了。
第二天,各大队的队长都带着队员也就是各个村的村民来到了王家村。
其中也有李家沟的人,王铁柱带人站在村口接人的时候,看到李玉石没好气地哼了一声。
李玉石站在李家沟队伍最前面,四十出头的汉子腰板挺得笔直,他身后跟着十几个青壮年,注意到王铁柱的态度,个个面色不善。
李玉石上前一步,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抢粮那天硬气的汉子此刻弯着腰讨好道:“王队长,这事对不住,这些是我们村的一点心意,希望能弥补一些我们造成的损失。”
其实李玉石没想拿钱的,是李家沟受伤的人的家属去了趟医院,回来说医药费李书记都垫了,李玉石找上李书记,想要把钱还给李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