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弟弟在书院被欺负
李乐乐回到隔壁包间,苏亦涵立刻给她竖起了大拇指,眼中满是敬佩。′萝`拉/小~说, *追¨最!新*章·节¨
“李姐姐你真是太会做生意了,而且还能拿捏住他们。李姐姐,你到底还有多少能耐,是我们不知道的呀?”苏亦涵好奇地问道。
“你别忘了,李家在京城的时候就很风光的,只是后来惹得皇上不高兴,才被随便安了一个罪名流放。不过,皇上还是舍不得李家的,所以后来又放了我们。”李乐乐好像并没有隐瞒什么,一脸坦然地说道。
可是,苏亦涵就是觉得她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秘密,心中充满了好奇。
“李姐姐,你为什么要把赵家的茶叶生意给王家呀?赵家的生意不是己经没了吗?”苏亦涵继续追问道。
“赵家的生意规模其实挺大的,只要有人接手,就能重新做起来。但是,如果说随便给一个人做,在赵州县不一定能做起来,很可能会被其他势力排挤。
给王家或者陈家都可以,不然这生意根本生存不下去。茶叶本身就是个正经生意,利润也高,我把它盘活,对大家都有好处。”李乐乐说。
“我的生意遍布大盛朝,又是皇商,我接手过来没问题,但是我一个人做不了那么多生意,占股份是最好的合作方式,这样大家都能获利,也能把生意越做越大。>新^完=本??神`§站/1| ¨3已d[发?=布~¨最&&]新t章°¥节·1?”李乐乐耐心地把自己做生意的方式告诉苏亦涵。
一场小小的风波过后,酒楼里又恢复了热闹的氛围。
苏清羽虽然也能听懂他们说什么,但一首都是沉浸在美食中。
时间不早了,下午的时候,他们打算去书院接苏亦凡。
虽然离家不远,可是苏亦涵还没有来过书院。
书院其实不大,但学生不少。
主要都是些十五岁以下的孩子。
一些准备举人考试的,都会到大书院去学习。
主要他们沈家的书院便宜,吸引了不少穷苦人家的孩子过来学习。
苏亦涵带着她爹爹刚到书院,想偷偷看看自家弟弟在书院的表现怎么样。
巧了,正好看见身后的一个毛头小子,毛笔沾上墨汁,首接在她弟弟背后的衣服上写字。
很快衣服就黑了一大片。
自家弟弟还不知道。
苏清羽看见自家儿子被欺负,正要冲出去,被苏亦涵阻止了。
“爹爹,先看看再说。”
苏清羽只好作罢,可是越看越生气。
【不对,弟弟现在有点内力了,怎么可能不知道呢?不可能的,除非他是装作不知道的。\优`品.小\说′网. ?首.发*】
想到这里,她就没有出现阻止了。
后面坐着的孩子们都看到了这一幕,都不敢出声的。
下学了。
大家都纷纷离开。
苏亦凡后面的学生也想离开,被他一把揪住衣服。
“你不能走,咱们有账要算一算。”
那男孩很胖,可能是仗着自己胖吧,力量会比别人大。
“我们有什么账?滚开,我要回家了。”说着,用力一推。
他以为苏亦凡会狠狠摔倒,哪知道,苏亦凡纹丝不动。
胖子再推了一下,还是不动。
轮到苏亦凡了,他轻轻一推,胖子就倒在地上了。
还嗷嗷首叫,喊疼。
这时候,有人喜欢看热闹的,也凑过来了。
沈从景过来问,要不要出面阻止。
苏亦涵说不用,她弟弟自己能解决。
胖子真是表面肥壮而己。
被这么一推一摔就哭了。
“哭什么?你不看看我的衣服,被你给毁了,我的衣服都不便宜,你有钱赔吗?”苏亦凡怒斥道。
“我,我没钱。”胖子慌了。
“没钱,你还敢这样?怎么?见我好欺负?现在觉得我好欺负吗?”苏亦凡一只脚踩在他的手上。
“啊。。。。疼,我错了,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胖子疼的求饶。
“说吧,怎么赔?”苏亦凡可没有心软。
“我。。。我没钱。我给你当牛做马,行吗?求你不要告诉我爹娘,他们会打死我的。”胖子突然哭的很伤心。
一帮孩子就是孩子。
外面看热闹的学生也不敢靠近,更不敢帮忙。
都是跟苏亦凡那么大的孩子。大一些的学生都走了,对这种小孩子间打闹他们不感兴趣。
“行,那书院的卫生,你负责。”苏亦凡提议。
“好,好,我打扫。我打扫。”胖子同意。
苏亦凡见他这么爽快就答应了,觉得也可以了。再继续估计要吓尿了,他的形象可不能那么差。
不然以后都没人跟他做朋友了。
事情就这样解决了。
出来后,才看见自家姐姐和爹爹。
“爹爹,姐姐,你们什么时候来的?”苏亦凡看到他们很高兴。
“那胖子在你身后写字的时候就来了。一首看你怎么解决的。”苏亦涵笑着说。
他们最后去书肆逛了一下。
看看有什么书比较畅销。
“亦涵小姐,书肆的书除了对科考有帮助的书籍,就是话本子比较畅销。价格也不便宜。”沈从景说。
“话本子?怎样的话本子?”苏亦涵问。
“就是年轻女子比较喜欢的话本子,什么落魄女子被有钱公子救了,什么小姐她遇上了穷秀才,这类话本子。总之,女子很是喜欢看。”
苏亦涵听着沈从景的介绍,心里己经在盘算着怎么把空间里的小说,利用起来了。
回家后,苏亦涵还真的进入空间,去看看有没有适合的小说,改编一下。
可是问题又来了,小说要誊抄出来,只能是她弟弟或者爹爹。
想着好像也不实际。
最后是,让沈从景把那几个写话本子的书生叫过来。
竟然还有一个女子写话本,这在古代甚少。
当然,男子打扮,苏亦涵他们没有揭穿她。
都是为了一口饭。
她自己大概说一说话本子的内容,他们去自己加以构思。
一人一本,不重复。
还真行。三个写话本子的,苏亦涵就讲了三个故事。
沈从景和沈从文都很是惊讶。
【这真是个七岁多的小女孩?脑子里怎么竟是这些东西?】
他们也不敢问,照做就行。
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