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你筹粮,我卖粮
正月十五过后,李家和王家才发现自己庄子上的粮食被偷了。\看_书+屋?小¨说?网^ _最,新?章?节~更′新/快^
王大公子后来也怕,才到自己的私宅去看。
结果差点晕厥过去。
“我的金银财宝啊,两百万两啊,怎么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的被偷了。”王大公子哭天喊地的。
王家怕贤王再明目张胆的抢钱,所以才把王家的一些财产偷偷分开来存放。
没有几个人知道。
难道是贤王发现了,派人偷走了?
王大公子觉得没有谁有这么大的能耐,唯一想到的就是贤王。
“爹,现在怎么办?私宅的事,不能声张,也不能报官,只能认了,我们自己私下查。但是庄子上的粮食怎么办?”王大公子述说。
“儿子,没办法,贤王己经在催了,只能我们自己先花钱买粮。今年收成都很好,应该有足够的粮食买卖的。”王大人也没办法。
“只能先这样了,爹,我赶紧去安排,听说,李家的粮也被偷了,估计他也在筹粮。不能让他抢了先。”
“好,儿子,速办。”
李宅。
“现在赶紧让人去购买大米。赵州县不够,就去隔壁县看看,收成那么好,应该不缺粮的。/l!k′y^u/e·d`u¨.^c~o?m+”李顺尧吩咐。
他也知道王家在筹粮了。
于是,沈千金的粮铺突然来了大订单。
没敢答应那么多,赶紧让沈从浩去找苏亦涵说明此事。
“哦?买粮?他们要多少?”苏亦涵问。
李家和王家己经在其他粮铺各购买了两千斤,说每人还差三千斤。
“那他们是多少钱买的?”
“比我们贵。”
“答应他们,不用抢,就说有。不过价格我也要的不高,就按他们在别处买的价格再贵二文。”
“是,亦涵小姐。”
【发财了,偷了他们的大米,然后他们再花钱买回去,我一点成本都没有啊。哈哈哈。。。】
下午,沈从浩又来了。
说李家和王家都同意这个价格。
“行,你让你爹明天到石头村的仓库里运出来给李家和王家。太多,需要来回跑。”
“是,亦涵小姐。”
晚上,自己一个人偷偷回了石头村。
进仓库,手一挥,几千斤大米就填满了仓库。
苏亦涵刚开始还没有留意到,李家和王家的大米包装上,是有标志的,还好及时发现。
然后手又一挥,又把大米放进空间了,接着再把自己种的大米放到仓库里。′白¢马^书.院, ¨免,费?阅\读`
加上原来还有一千斤左右。
够了,仓库里共有七千斤左右。剩下一千斤,粮铺还要继续经营的,不能没有存粮。
回到县城苏宅。
沈从文在房间里等她。
“沈大哥,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睡啊?”苏亦涵一身黑衣还没来的及换。
“等你,这么晚了,亦涵小姐这是去哪里了?”沈从文担忧问。
“我回了趟石头村。李家和王家要买粮,各要三千斤,我答应了。我回去仓库看看,够不够,不够的话,有个庄子里还有一些,我好安排。我还要考虑下一次水稻收割前,粮铺有粮卖。”
沈从文没有继续说话,走了。
【这就走了,不问问?我可以讲的,这是生气了?】
是的,沈从文就是生气了。
很顺利,因为李家和王家急,他们不敢对粮铺下手。
他们的大米都如数送到他们的仓库。
苏亦涵一共赚了八万两。
而苏亦涵在他们几个庄子上偷的大米,加起来最少有两万斤。
【哈哈哈哈。。。。下次再来,我还有哟。】
苏亦涵那得意的样子,根本掩饰不住。
沈千金没有把这十万两分红,全给了苏亦涵。
大订单,首接从苏亦涵仓库卖出去的。
数额太大,可能不好意思收。
沈从文的意思,不要推脱了,让苏亦涵全拿着。
粮铺的正常经营利润,说他二叔会分的很清楚的。
就是这种异常的大订单,就无需分配给他,也不是他的功劳,自己又没本事能拿出那么多大米来。
苏亦涵不客气了,不嫌弃钱多。
李家和王家的难关总算过去了。
但是这样没了几万两,很不值。
粮食被偷一事,至今都没有线索。
两人在家气的咬牙切齿的。
他们知道大米是苏亦涵卖给她们的。
他们也没有怀疑,知道她有两个大庄子,在村里还有五十亩地,这两年还不用交粮税,很多村民都有余粮。
“亦涵妹妹,厉害啊,这么多粮食竟然一下子卖出去了,还卖了八万两。几乎是净赚的,人工不值多少钱?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要买那么多粮食吗?”李乐乐问。
“不知道。他们买粮的事情,还是你二叔让从浩哥哥告我的。”苏亦涵说的是实话。
沈从文用怀疑地眼光看向她。
他记得过年的时候,亦涵小姐和亦凡少爷出去搞事了。
因为当天晚了就去睡觉了。
几大护卫在,他没有留下。
后来也没有把事情搞成什么样了。
【难道他们真的烧了?而李家和王家不敢声张?】
他算过,苏亦涵有那么多粮的,这两年都不用交粮税。还有庄子。
他们沈家的粮食都是自己留着。一大家子,需要粮食也多。
加上书院有学生住宿什么,都是书院做饭的。
沈从文这么一算,她也不怀疑什么了。
就是觉得很多事很凑巧。
只要苏亦涵去光顾过他们的庄子也好,库房也好,不久都会传出,粮食没了,钱也被偷了。
世上哪有那么巧的事情。
【是苏大华帮她的?苏大华的身份,背后应该有不少人,如果是他在背后帮忙,那就说的通了。】
沈从文把所有事情都分析了一遍。
李乐乐提醒,“亦涵妹妹,你赚了他们那么多钱,小心他们盯上你了。”
“我是有实实在在的大米卖给他们的,又不是白得他们钱的。我想,他们暂时不会对我下手,因为,他们怕以后还需要我怎么办?我的营生很容易查到,本身赚的就不多,对他们也没有威胁。他们都是聪明人。”
苏亦涵分析的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