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各怀鬼胎探古墓
小
大
姚刚批改作业的红笔在纸页上顿住时,办公室的木门正被叩出三声轻响。
"姚老师?"
他抬头,看见周华站在门口。
这个总爱穿破洞牛仔裤的学生今天套了件洗得发白的夹克,右手插在兜里,指节把布料顶出个不自然的鼓包。
窗外的暮色漫进来,映得周华的眼睛亮得反常。
"有事?"姚刚把红笔搁在教案上,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茶杯沿——这学生上回交的《唐代墓葬结构》论文里夹了张模糊的老照片,说是在旧书摊淘的,当时他还批评过周华"学术研究要讲实证"。
周华关上门,从兜里摸出个东西。
那物件在昏黄的日光灯下泛着血锈似的红,是块指甲盖大小的宝石,用细红绳串着。"您看这个。"他把宝石递到姚刚面前,"上周我跟人去后山捡石头,在个塌了的土坎里抠出来的。"
姚刚接过,宝石触手凉得刺骨。
表面有细密的刻痕,在灯光下折射出细碎光斑,像极了古籍里记载的唐墓陪葬品"血沁玉髓"。
他心跳突然加快,指尖微微发颤:"你...在哪捡的?"
"将军墓。"周华压低声音,喉结动了动,"上回您说将军墓封土堆下可能有耳室,我找了个空子溜进去看了看——里面有口石棺,棺盖上压着把青铜短剑,剑柄缠着红绳,剑鞘刻满符咒。
我本来想拿剑,可刚碰鞘口就觉得后脖子发凉,赶紧退出来了,就顺了这块宝石。"他指腹蹭过姚刚掌心的宝石,"这东西沾了墓里的气,我揣兜里三天,昨晚做梦全是穿铠甲的人拿长矛戳我。"
姚刚的手指蜷起来,把宝石攥进手心。
他想起上周带学生实地考察时,确实在将军墓西侧发现封土有松动痕迹——难道真让这学生撞着了?"你找我...就为这个?"
"我打听过了。"周华从书包里抽出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明夜子时,取将军墓耳室","收旧书的王老头说,这是道上的人留的暗号。
有人要盗宝,就在明晚。"他往前凑了半步,"咱们今晚先去,把东西拿了,短剑归您,剩下的财宝平分。"
姚刚的太阳穴突突跳起来。
他盯着周华发亮的眼睛,突然想起系里老教授常说的"学生眼里的野气"——可此刻那野气里裹着的分明是算计。"你怎么不自己去?"他把宝石搁在桌上,推回半寸,"上回还说'学术要讲实证',现在倒信起盗墓的暗号了?"
周华笑了,露出两颗尖尖的虎牙。
他弯腰捡起宝石,红绳在指节间绕了两圈:"我一个人不敢。"他指腹压在姚刚教案上,那里正摊着《唐陵地宫考》,"您看过那么多古籍,知道怎么避机关;再说..."他晃了晃手里的宝石,"这东西我揣着心慌,给您镇镇,咱们都安心。"
姚刚的目光落在教案里夹着的泛黄剪报上——那是他父亲的照片,穿着考古服站在乾陵前,下面写着"老专家毕生遗憾:未能亲探盛唐帝陵"。
他喉结动了动,伸手把宝石拽回自己掌心。"短剑必须归我。"他听见自己说,"那东西要是真有符咒,能辟邪。"
周华的嘴角翘得更高了。
他从书包里摸出个塑料袋,里面装着橡胶手套、手电筒和半卷胶带:"我早备好了。
食堂还有半小时关门,咱们吃碗面就走。"
姚刚看着那袋工具,突然觉得后颈发凉。
他想起上周在将军墓外捡到的半截陶片,上面的青釉和博物馆里乾陵陪葬墓的器物如出一辙——要是真能抢在盗墓贼前头...他扯过搭在椅背上的外套,把宝石塞进内兜:"走。"
两人出校门时,暮色已沉成靛青。
姚刚的运动鞋踩过操场边的碎石子,听见周华在前面哼着跑调的歌。
他摸了摸内兜的宝石,凉意在心口漫开,倒让他想起二十年前跟着父亲下斗时,手电筒照到石棺上的星象图——那回他们只带出半方墓志,父亲却高兴了整月。
"在这儿!"周华的声音把他拽回现实。
小山凹里长着几丛野菊,周华蹲在石头后冲他招手,手里的手电筒裹着红布,只漏出一点暗红光。"别打太亮,万一有人巡山。"他把红布递给姚刚,"跟紧我,耳室入口在封土堆西边第三棵老柏树下。"
姚刚的喉咙发紧。
他跟着周华往山上走,鞋底蹭过带露的草叶,沙沙响得人心慌。
风从山坳里灌进来,卷着松针的苦香,吹得周华的夹克猎猎作响。
他抬头看天,月亮被云遮了大半,像块浸了水的银圆。
"到了。"周华突然停住。
姚刚差点撞上去,就见前面黑黢黢的树影里,露出个半人高的土洞,洞口堆着新翻的浮土。
周华蹲下身,用手电筒照向洞壁——那里有道半指宽的裂缝,裂缝里塞着截褪色的红绳。
姚刚的心跳到了嗓子眼。
他摸出内兜的宝石,凉意透过布料刺着皮肤。
就在这时,风里传来一声极轻的响动,像鞋底碾过枯松枝。
他猛地转头,就见斜后方的小树林里,有团比夜色更浓的影子晃了晃,接着融进了树影里。
"怎么了?"周华的声音让他打了个激灵。
"没事。"姚刚扯了扯嘴角,把宝石攥得更紧,"可能是野猫。"他低头看向土洞,却没注意到周华的手指正悄悄摸向书包侧袋——那里鼓囊囊的,装着钱一多今早落在旅馆长椅上的布袋子,袋口露出半截玉璧的边缘,在夜色里泛着幽蓝的光。
"姚老师?"
他抬头,看见周华站在门口。
这个总爱穿破洞牛仔裤的学生今天套了件洗得发白的夹克,右手插在兜里,指节把布料顶出个不自然的鼓包。
窗外的暮色漫进来,映得周华的眼睛亮得反常。
"有事?"姚刚把红笔搁在教案上,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茶杯沿——这学生上回交的《唐代墓葬结构》论文里夹了张模糊的老照片,说是在旧书摊淘的,当时他还批评过周华"学术研究要讲实证"。
周华关上门,从兜里摸出个东西。
那物件在昏黄的日光灯下泛着血锈似的红,是块指甲盖大小的宝石,用细红绳串着。"您看这个。"他把宝石递到姚刚面前,"上周我跟人去后山捡石头,在个塌了的土坎里抠出来的。"
姚刚接过,宝石触手凉得刺骨。
表面有细密的刻痕,在灯光下折射出细碎光斑,像极了古籍里记载的唐墓陪葬品"血沁玉髓"。
他心跳突然加快,指尖微微发颤:"你...在哪捡的?"
"将军墓。"周华压低声音,喉结动了动,"上回您说将军墓封土堆下可能有耳室,我找了个空子溜进去看了看——里面有口石棺,棺盖上压着把青铜短剑,剑柄缠着红绳,剑鞘刻满符咒。
我本来想拿剑,可刚碰鞘口就觉得后脖子发凉,赶紧退出来了,就顺了这块宝石。"他指腹蹭过姚刚掌心的宝石,"这东西沾了墓里的气,我揣兜里三天,昨晚做梦全是穿铠甲的人拿长矛戳我。"
姚刚的手指蜷起来,把宝石攥进手心。
他想起上周带学生实地考察时,确实在将军墓西侧发现封土有松动痕迹——难道真让这学生撞着了?"你找我...就为这个?"
"我打听过了。"周华从书包里抽出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明夜子时,取将军墓耳室","收旧书的王老头说,这是道上的人留的暗号。
有人要盗宝,就在明晚。"他往前凑了半步,"咱们今晚先去,把东西拿了,短剑归您,剩下的财宝平分。"
姚刚的太阳穴突突跳起来。
他盯着周华发亮的眼睛,突然想起系里老教授常说的"学生眼里的野气"——可此刻那野气里裹着的分明是算计。"你怎么不自己去?"他把宝石搁在桌上,推回半寸,"上回还说'学术要讲实证',现在倒信起盗墓的暗号了?"
周华笑了,露出两颗尖尖的虎牙。
他弯腰捡起宝石,红绳在指节间绕了两圈:"我一个人不敢。"他指腹压在姚刚教案上,那里正摊着《唐陵地宫考》,"您看过那么多古籍,知道怎么避机关;再说..."他晃了晃手里的宝石,"这东西我揣着心慌,给您镇镇,咱们都安心。"
姚刚的目光落在教案里夹着的泛黄剪报上——那是他父亲的照片,穿着考古服站在乾陵前,下面写着"老专家毕生遗憾:未能亲探盛唐帝陵"。
他喉结动了动,伸手把宝石拽回自己掌心。"短剑必须归我。"他听见自己说,"那东西要是真有符咒,能辟邪。"
周华的嘴角翘得更高了。
他从书包里摸出个塑料袋,里面装着橡胶手套、手电筒和半卷胶带:"我早备好了。
食堂还有半小时关门,咱们吃碗面就走。"
姚刚看着那袋工具,突然觉得后颈发凉。
他想起上周在将军墓外捡到的半截陶片,上面的青釉和博物馆里乾陵陪葬墓的器物如出一辙——要是真能抢在盗墓贼前头...他扯过搭在椅背上的外套,把宝石塞进内兜:"走。"
两人出校门时,暮色已沉成靛青。
姚刚的运动鞋踩过操场边的碎石子,听见周华在前面哼着跑调的歌。
他摸了摸内兜的宝石,凉意在心口漫开,倒让他想起二十年前跟着父亲下斗时,手电筒照到石棺上的星象图——那回他们只带出半方墓志,父亲却高兴了整月。
"在这儿!"周华的声音把他拽回现实。
小山凹里长着几丛野菊,周华蹲在石头后冲他招手,手里的手电筒裹着红布,只漏出一点暗红光。"别打太亮,万一有人巡山。"他把红布递给姚刚,"跟紧我,耳室入口在封土堆西边第三棵老柏树下。"
姚刚的喉咙发紧。
他跟着周华往山上走,鞋底蹭过带露的草叶,沙沙响得人心慌。
风从山坳里灌进来,卷着松针的苦香,吹得周华的夹克猎猎作响。
他抬头看天,月亮被云遮了大半,像块浸了水的银圆。
"到了。"周华突然停住。
姚刚差点撞上去,就见前面黑黢黢的树影里,露出个半人高的土洞,洞口堆着新翻的浮土。
周华蹲下身,用手电筒照向洞壁——那里有道半指宽的裂缝,裂缝里塞着截褪色的红绳。
姚刚的心跳到了嗓子眼。
他摸出内兜的宝石,凉意透过布料刺着皮肤。
就在这时,风里传来一声极轻的响动,像鞋底碾过枯松枝。
他猛地转头,就见斜后方的小树林里,有团比夜色更浓的影子晃了晃,接着融进了树影里。
"怎么了?"周华的声音让他打了个激灵。
"没事。"姚刚扯了扯嘴角,把宝石攥得更紧,"可能是野猫。"他低头看向土洞,却没注意到周华的手指正悄悄摸向书包侧袋——那里鼓囊囊的,装着钱一多今早落在旅馆长椅上的布袋子,袋口露出半截玉璧的边缘,在夜色里泛着幽蓝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