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回家的准备

虽然是要趁着天气还算是暖和的时候动身回京, 可是王信他们还是耽搁了几天。

不光是要收拾带回去的行李,还要准备各种回京的商品。

这些都是王仁帮他操持的,这南方的丝绸棉布等可是值不少银两,带回去送人售卖都是生钱的好物件。

不光是他如此,其他人也都这样,都是需要花费的考生,不想法子挣些银两, 如何生存啊?

所以最终每人都是十几个箱笼,一堆的行李。

王信和贾珠更多,他们两个每人都是二十几个箱笼,一看就比所有人都带的东西多。

王信暗暗的想:“这要是到达码头,估计他们一船人能够养活一个车马行。”

这几天的时间,王信种下的辣椒和西红柿种子都已经发芽,长出来长长的嫩苗。王信把它们分到其余两个空盆中。

他本来想要带着走的,可是这几个花盆实在是太占地方,也不好路上打理。

好在王健早就盯上了这几盆东西,他想也不想的就要求说:“信哥儿,你把这几盆留下来,你回去再重种呗,我一定把这些养的好一点,结果之后作为种子,在庄子上多种点。你放心我不会糟蹋你的心血的。”

听到他的请求,王信就把这四盆西红柿和辣椒都留给了他,还给他写了一份如何种植的签子,让他多多关注。

王仁和王健两人在他准备行程的时候还给他和贾珠一起准备了好多云锦。这东西最是珍贵,是金陵上供的东西。

给他们两个准备这么多,王仁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让他们除去送人自留外,都卖掉,多积攒一些银两。

他特意嘱咐二人说:“这些东西,你们让人小心看顾。莫要散失了。”

二人连连答应。他们绝对要让人日夜不停的看着。

这次回去的船,是王子胜找的。

船主一听都是举人,立马就开心的答应了,船费还给了一些优惠。一船的举人,那可就是通行的保证。就是官府也要给上一些面子。

何况这两年运河上的水匪少了很多,因为圣上也曾经下过江南的缘故,他深知这其中为了利益有官匪勾结,因此时常询问两岸州府,水路可畅通否。

因此两岸的官府时常组织人清缴,所以这水路很是平静。

王信听说了这个事情之后还在给师父的信件中赞叹,说圣上心怀天下子民的衣食住行,如今海清河晏实乃是明君之行为。

林如海就把徒弟的话当做笑话说给圣上听,圣上面上不显,可是心中实在是受用。

此时的林如海也是满面春风,他虽然还没有收到徒弟的报喜信件, 可是却已经从金陵府发来的折子中知道了这个消息。

因此这两天忙不光是翰林院的张大人满面春风,林如海也眉眼含笑。

这二人的表现令圣上都不由的侧目,因此在大朝会结束之后,圣上就开玩笑一般的问了一句:“张卿,林卿,何事如此开怀啊?”

圣上的话令所有大人都收回了想要离开的脚,竖起耳朵开始听,有知道内情的不由得心中酸道:“不就是收了个好徒弟吗?有何可显摆的?”

张大人躬身道:“不过是小徒得了这次乡试的解元,因此心中欢喜。”

“喔,原来如此,那么,林卿,你也是为了徒儿开心?”圣上似乎颇为感兴趣的问道。

林如海也躬身道:“确是如此,小徒也得了乡试第三名。只是小徒不如张大人的爱徒,是他这一榜的第三。”

圣上更加有兴趣了,笑道:“你们还有如此的缘分,怎么,你家信哥儿又是第三名吗?”

林如海笑着回道:“说起来,臣这徒儿也是和第三有缘分,好几次都是如此。”

“那也不错,将来如是也能继续保持第三,可不就能够和你一般。”圣上这话似乎是在开玩笑,可是却让听到的人都心中一突。

他们不由得暗暗猜测:“圣上这是什么意思,这是打算给林如海那厮的徒儿提前定下了名词,什么叫和你一般?谁不知道林如海是当年的第三名探花郎,这一般的意思就是他徒弟也是未来的探花郎?”

圣上说完这句笑话似乎也觉察出自己的话有歧义,就又笑着说道:“能够到达殿试的地步,就都是好样的,至于什么名次还要看他们的学识如何。”

林如海和张大人忙附和道:“确实如此。”

围观的官员,哼,解释什么啊,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事实。他们都知道圣上他看好林如海的徒弟。

................................

王信他们正在准备给家人的礼物,他需要认真准备的就是给家人的礼物,朋友们都无非就是丝绸和瓷器,还有这边的一些书籍等。

耐心的走了好几家店铺,才选好了给家人的礼物。给爷爷王林的就是一支金笔,不实用可是非常有纪念意义。

给奶奶的是一套头面,给娘和姐姐也是成套的头面和丝绸,这些可花了他很多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给他爹的也算是别出心裁, 是一个银锄头,他希望自己的爹能够种出更有利民生的东西。

这礼物都很贵重,反正王信的小金库那是大出血。

给朋友们的就不需要那般贵重了。他还是能够承受。

而且他此次中举,也收了很多好东西,中举还真的是一条富贵路。除去亲朋的礼物,就是四里八乡的富户也都会送上金银等物品。

王信本着不想拿太多留下一个不好的名声,他和王代商量之后,就留下来一些价值普通的礼物,至于那些过于贵重的东西都退回去。

为了在举人面前挂一个好,一般富户都是送一份不显眼的礼物就行,如是太过于贵重的,那必然是有所图。

他们绝对不会做那种拿人手短的人。

就连刘文秀也知道这个道理,只能够说但凡有点脑子的人不会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葬送自己的前程。

何况他的师父也是翰林院的官员, 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自然是会讲给自己的徒弟听。

刘文秀的野心可是和王信一般,都是想要平步青云的人,他们为了这个目标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可是坚决不会牺牲自己的名声。

王信比他的野心还要大一点,他想要的是青史留名,而且是平安到老的青史留名。

若是危及到他的生命安全,请恕他做不到。

只能说生命诚可贵,名声价更高,无论什么事,两者都不抛。

他做不到英雄人物的视死如归。

喜欢红楼之王狗儿科举记请大家收藏:()红楼之王狗儿科举记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