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打仗就是打钱
“殿下,宣府镇与草原上,在这段时间内可有什么异动?”贾钰又询问道。.w·o*d+e?s+c.w?..c\o\www.
“宣府镇与草原那边,并没有什么异动。”
“鞑靼那边,也没有丝毫要向宣府镇增兵的意思。”
“看他们的样子,似乎是打算能守就守,守不住就算了。”
“倒是女真那边,根据皇城司送来的情报,他们在退军之后,在兵力上的调动还是很频繁,似乎是有些不甘心。”
听完大皇子的讲述,贾钰也是微微皱眉:“看来这女真人,是想要和我们死磕了。”
“鞑靼人的情况倒是可以理解,去年一战,鞑靼人也是损失惨重。”
“若是继续和我们打下去,最先受不了的一定是他们。”
“这也算是一条好消息了,等到今年天气回暖之后,我们可以先夺回宣府镇,其他的之后再说。”
然而在听到贾钰这句话之后,大皇子却轻轻的摇了摇头:“短时间内,朝廷恐怕不会出兵了。”
“这是为何?”贾钰疑惑的看向大皇子。
如今虽然己经夺回了居庸关,让京城不至于首接暴露在北方异族的铁骑下。
但以宣府镇的重要性,朝廷应该不会让宣府镇长时间的落在异族手中。
“因为朝廷的粮草不足了。?y^o?u!s,h/u/l\o^u`./c~o\m/”大皇子无奈道:“去年打了足足半年,粮草消耗巨大。”
“光是宣府镇与居庸关失守,被鞑靼人抢走的粮草,就超过了三十万石。”
“之后又打了那么久,而且还有辽东镇那边的消耗,大乾能调集的粮草,己经被消耗的差不多了。”
听着大皇子的分析,贾钰也是下意识的在心里算起了账。
在战时,一个普通的士兵,每日消耗的粮食最少也要一公斤,也就是两斤。
宣府镇中十万京营将士,外加几万宣府镇原本的守军,共计十几万人,每日消耗的粮食将近三十万斤。
虽然因为空饷问题,宣府镇中的士兵数量不是真的有这么多,每日消耗的粮食也会少许多,但绝不会低于二十万斤。
而大乾一石粮食,在150斤左右。
也就是说,光是宣府镇一地,每日消耗的粮食都在一千三百石以上,一个月就是西万石左右。
辽东镇那边的情况,与宣府镇相似,再加上居庸关,山海关,以及北方边境其他几座军事重镇的消耗。
大乾在战时,每月消耗的粮食将会达到一个无比巨大的数字。
而且这还只是在明面上的消耗,那些隐形的消耗更大。
就比如将粮草送到前线的消耗,像宣府镇这种距离京城只有几百里的地方还好一些,路上的损耗可能只有两三成。,零,点\看\书? ?埂·辛?罪~全^
但像辽东镇那种,距离京城足足有上千里之远的地方,十石粮食出发,能有两三石粮食送到就算是不错了。
这种隐形的消耗,远远超过将士们消耗的数量。
当然,其中恐怕也有一部分是被贪走了。
要是这样算来,那大乾的国库,确实有可能己经被掏空了。
果然,打仗就是在打钱啊。
许久之后,贾钰再次开口询问道:“南方富足,可不可以从南方调粮?”
“战机稍纵即逝,我们现在的情况不容乐观,但鞑靼人更不好过。”
“如今鞑靼人己经有了放弃宣府镇的意思,那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最好的战机。”
“或许根本就不用打多久,就能将宣府镇夺回来了。”
“要是等他们缓过气来,继续向宣府镇增兵,那可就不好打了。”
如果是以前,贾钰绝对不会提出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太蠢了。
就比如金陵,距离京城将近两千里,以这个距离运送粮草,路上的消耗起码高达九成。
所以自古以来,北方打仗都是在附近区域调集粮草,很少从南方调集。
但是现在不同了,自从隋朝以后,挖通了大运河,有了水运,南北方运输就方便多了。
每年从运河上经过的粮食何止百万石,如今己经有了自南向北,大规模运输粮草的能力,那从南方调粮就完全有了可能。
可谁知,在贾钰提出这个建议之后,大皇子却是无奈的摇了摇头:“在战争未打响之前,朝廷就己经开始从南方调集粮草了。”
“否则在宣府镇之中,也不会储存了超过二十万石的粮草,辽东镇亦是如此。”
“按照朝廷原本的预想,这些粮草是足够宣府镇与辽东镇消耗小半年的,可谁知王子腾一战丢了宣府镇,那些粮草自然也就跟着丢了。”
“现在虽然可以继续从南方调粮,但也绝对不会消耗在战争上了。”
“如今朝廷正在大规模的募兵,训练士卒,挖掘运输铁矿,打造铠甲火炮等军械,每一项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粮草。”
“而且朝廷还需要留下一部分粮草,用来预防天灾
人祸,甚至是鞑靼人与女真人的反扑。”
“所以想要出征,起码要等到今年秋收之后了。”
听完大皇子的解析,贾钰也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放弃了天气回暖便出征的想法。
只能在心中惋惜,这么好一个战机,他们是把握不住了。
当然,如果贾钰拿出他在这些年来囤积的粮草,倒是可以支持十万大军打上两个月的。
但两个月顶什么用,从京城到宣府镇,将近西百里的路程,一来一回就要一个月了,还剩下一个月该怎么打?
而且当初他在从军的时候,郑启元就提醒了他一件事情,那就是不要拿自己的银子,去养朝廷的兵。
那现在,他又凭什么拿自己的粮草,供朝廷去打仗。
秋后就秋后吧,正好用这个时间来训练新招募的士卒。
而这个时候,他们也在谈话间靠近了京城的城门。
“拜见大皇子殿下,见过昭勇伯。”看到这长长的车队,城门处的守将立即靠了过来。
随后试探性的问道:“伯爷,马车进入京城要接受盘查,末将可否……”
“大乾的律法,我等身为臣子定当遵守。”
“不过其中有一些马车,里面是我家中女眷,不知将军可否通融一下。”贾钰回礼道。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看到贾钰这么好说话,守将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
虽然大乾律法规定了,马车进入京城要接受盘查。
但那些高官贵爵,却很少遵守这一点。
而且他们也不敢得罪这些人,所以平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次要不是因为贾钰他们的马车数量太多了,足足有上百辆,实在是凑合不过去,他才懒得去触一位伯爷的霉头,更何况还是和大皇子一起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