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太上皇拿兵权换王子腾

“父皇,儿臣也很长时间没去皇爷爷那里请安了,和父皇您一起去吧。·天¨禧_暁\税`网¢ ¨勉·肺`跃?犊-”看到隆正帝起身,大皇子同样起身道。

“嗯……也好!”隆正帝只是思索片刻就同意了下来,随后两人便一同前往了大明宫。

而太上皇在看到这一前一后走进来的两个人时,也是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昭儿也来了?”

“孙儿来给皇爷爷请安。”大皇子行礼道。

“快快免礼。”太上皇笑着抬了抬手,示意大皇子起身。

“父皇召儿臣前来所为何事?”隆正帝询问道。

太上皇闻言,收起了脸上的笑容:“昭儿,你先出去等一会,你皇爷爷有事情要和你父皇商量。”

大皇子闻言有些诧异,看来这件事情很重要了,竟然连他这个皇子都不能听。

不过大皇子还是行礼道:“皇爷爷,父皇儿臣告退。”

看着大皇子转身离开的背影,太上皇情不自禁的点了点手边的扶手:“昭儿是个好的,只可惜……”

太上皇的眼神中露出浓浓的心疼与惋惜。

“父皇,可以说了。”看到大皇子离开,隆正帝行礼道。

面对隆正帝,太上皇再次收起了刚才的表情:“皇帝,你打算如何处置王子腾?”

“王子腾此人罪不可赦,但念及王家以往的功劳,革职查办即可。/2^叭+墈·书/王′ +庚.辛!最-全-”隆正帝试探的回答道。

“王子腾此战虽然大败而归,但胜败乃兵家常事,小惩大诫吧。”太上皇开口道,就像是在吩咐一件小事一般。

不过隆正帝心中,却是生出恼怒的情绪。

他知道王子腾是太上皇的人,但是如今王子腾打了那么大一场败仗,太上皇为了京营的兵权,难道还硬要保他吗?

“父皇,若是不能处罚王子腾,恐怕难以服众啊,今后还怎么会有将军为朝廷死战。”隆正帝做着最后的反抗。

“这些朕也知道,但甄老太妃都己经开口了,那朕也不好不答应。”太上皇少有的向隆正帝解释了一下。

“这样吧,免除王子腾的罪行,京营规模削减,只保留十万人的规模。”

“另外十万人可再立一营,节度使皇帝可自行安排。”

瞬间,隆正帝瞳孔一缩,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太上皇的这意思,是要拿十万大军的兵权,来交换一个王子腾?

随之而来的,隆正帝心中就生出无限的惊喜。

在他看来,别说是一个王子腾了,就算是十个王子腾,一百个王子腾,也无法与十万大军的兵权相提并论。·求^书?帮* ~埂*辛′罪¢哙′

要是真的答应了这笔交易,那他可就赚大了。

不过隆正帝还是稍微矜持了一些,没有表现的那么急切。

先是稍微思索了片刻,才向太上皇行礼道:“儿臣谨遵父皇旨意。”

“那便这样决定吧。”太上皇对隆正帝会答应没有丝毫的意外。

因为他既然己经决定开口了,那自然会说出一个隆正帝绝对无法拒绝的条件。

“父皇,如若没有其他的事情,那儿臣就告退了。”隆正帝行礼道。

这次的大明宫之行,收获远超他的预料,他必须要尽快回去做好安排。

而且再留下去,他怕控制不住自己的表情管理笑出声来。

“去吧。”既然己经做到了答应甄老太妃的事情,太上皇自然也懒得留隆正帝。

“儿臣告退。”隆正帝再次行礼之后,转身朝着大明宫外走去。

而且只是走到一半,嘴角就不受控制的疯狂上扬。

“父皇,皇爷爷召父皇来此是有何事?”看到隆正帝走出来,殿外等待的大皇子连忙问道。

“走,回去说。”隆正帝尽量压抑着语气中的兴奋说道。

大皇子见此也不再追问,不过通过隆正帝的表情判断,他断定这次太上皇召见他父皇,绝对不是什么坏事。

而另一边,在隆正帝离开后,戴权也来到了太上皇身边:“太上皇,拿十万大军的兵权来换一个王子腾,是不是有些太不值得了?”

“那又能有什么办法呢,毕竟朕己经答应老太妃了。”太上皇无奈道。

“而且削减一下京营的规模也好,也省的王子腾祸害我大乾更多的将士了。”

戴权无言,原来太上皇打的是这个主意。

然而他却不知道,太上皇还有一句话没有说。

他年事己高,说不定还能撑几年,这大乾的兵权,最后终究还是要交到隆正帝手中的。

……

另一边,隆正帝在回到乾清宫之后,再也控制不住心中激动的心情,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许久之后,才平息下来,和大皇子说起了刚才在大明宫内发生的事情。

“所以说,皇爷爷是用兵权保住了王子腾!”听到这条消息,大皇子也是感到有些意外。

“没错!”隆正帝笑着点了点头。

虽然

如今的京营己经被打残了,连本身要留下的十万人都凑不齐,太上皇许诺他的分出一营,更是虚无缥缈,需要他自己一点一点的组建起来。

但毕竟是己经把这个权力与名义交给他了,一些时间罢了,他还等得起。

一旦新军建立,即便是不算各地的边军,也不算城防军龙禁卫等军队,他也随时可以调集二十万大军。

“皇儿啊,你觉得这支新军,该以何人为帅?”隆正帝询问道。

而且因为心情好,语气都轻松了许多。

“自然是昭勇将军,无论是战功还是能力,他都足以担任这个职位。”大皇子毫不犹豫道。

隆正帝:“……”

果然,他就不该问这个问题。

“皇儿觉得赵铳此人如何?”隆正帝询问道。

大皇子闻言皱了皱眉,隆正帝在他提议贾钰之后又提出了赵铳,显然是有意让赵铳为帅,否则根本就不会出现第二个人选。

他也明白隆正帝的意思,赵铳此人虽然能力平平,但是却有一个优点,那就是隆正帝一手提拔起来的,对隆正帝绝对是忠心耿耿。

而贾钰,入京为官的时间太短,隆正帝对贾钰还不够了解。

虽然他很信任贾钰的为人,但隆正帝恐怕不会这样想。

他太了解自己这个父皇的想法了,一首以来都对无法掌控大乾的兵权耿耿于怀,所以如今在能力与忠心面前,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