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生态韧性
她麻溜儿地把车怼进去锁好,招呼白羽和早就急不可耐的富贵儿。
“走!先去供销社瞧瞧,顺便找个地儿住。”
两人带着富贵儿,直奔那个由景区售票厅改造的供销社。
一进门,一股混杂着药材、干货和汗味的气息扑面而来。
里面空间很大,人头攒动,货架摆得满满当当。
东西种类确实没京城那么齐全精细,出售的逃生装备也没多少高科技产品。
虽然少了些末日前的工业品和繁杂种类,但自有一番特色。
最显眼的就是占据了整整两大排货架的药材,和山货。
各种晒干的根茎、草叶、菌类分门别类地码放着,不少标签上写着张爻压根不认识的字。
药材价格牌上的积分标注,普遍比京城便宜个一两成。
尤其是那些标注着岱岳特产云雾山珍的菌类干货,看着黑乎乎其貌不扬,价格相当实惠。
“这边干货药材是真不少。”
张爻眼睛放光,拉着白羽挤过去。
“老婆...快看,这玩意儿咱手里好像没有...”
白羽仔细看了看那些标注着山藁本、赤芝、穿山龙、黄精等名字的药材。
又拿起一包标着仙环小皮伞的干菌闻了闻,点点头。
“品相都不错,价格也合适,你去换积分,我挑几种。”
她挑了几种空间里没有的药材和几种菌干,不过旁边有牌子写着:药材每人每日限购二两。
“好嘞!”
张爻直奔兑换窗口,从包里摸出几条金项链。
“大姐,换积分。”
柜台后的大姐拿起金项链掂了掂,又用牙咬了咬,看得张爻嘴角直抽抽。
大姐可能是有经验的老手,习惯用这种朴实的检验流程,又麻利地拿出小秤称重。
“成色不错,按今日牌价,一共636积分,换不换?”
“换!”
张爻爽快点头,大姐给她办了张临时的基地积分卡,把数字划了进去。
张爻瞟了眼兑换比例,跟京城大差不差,只有少数本地特产浮动明显点。
两人买完东西,张爻凑到刚才那大姐跟前,堆起笑脸。
“大姐,跟您打听个事儿。咱这地界儿,哪能租个房子?短租,就几天。”
大姐听她说话就知道是外地人,她人也爽快,特别热情。
“短租啊?那你去咱基地开的宾馆,‘迎客居’呗!
就在后头,以前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改的,条件还行,主要图个安全方便。小刘!小刘——!”
大姐急性子说着话,直接打开了窗口,扭头朝外面喊了一声。
“带这两小姑娘去‘迎客居’办入住!好好招呼着啊!”
一个穿着基地安保制服,看着挺精干的小伙子应声跑出来。
“没问题!两位,这边请!”
小刘打了声招呼,转身就带着两人往外走。
两人看的面面相觑,都有点诧异,这么热情嘛?
张爻把刚买的东西换让富贵儿刁着,又给人递了根烟。
“小兄弟,这都啥年月了,咱这儿...还开宾馆呢?旅游业还搞着呢?”
小刘点头致谢,接过烟眼睛都亮了不少,但没舍得抽,别在了自己耳朵上。
“哪能啊姐!
这迎客居主要是给像您二位这样路过办事,或者来做买卖的客人住的。
安全,省心!总比去挤
三人一狗,沿着山道往后走。
路上,张爻看着狗嘴里叼的药材包,又想起供销社里那琳琅满目的山货,忍不住好奇。
“兄弟,再跟你打听个事儿。我看咱这供销社里,新鲜药材、干货菌子不少。
这灾轮着来,现在又烤得跟火炉似的,山上看着也光秃秃的,这些好东西哪搞的?
难不成你们官方基地已经克服困难,搞起大棚种植了?”
小刘一听这话,腰杆都挺直了,脸上满是本地人的自豪。
“嗨!姐,您不知道...咱守着岱舆神山这块宝地,那叫靠山吃山。
您别看现在山上晒得发白,没啥东西了,那是明面上...
那些背阴的山沟沟里,犄角旮旯的崖缝里,深点的山洞里头,凉快湿润着嘞!
暴雨那会儿,山里的野蘑菇,那真是一茬接一茬,采都采不完。
还有那些老林子根底下藏的药材,命硬着嘞!”
他指着远处连绵起伏,在热浪中蒸腾的群山。
“您瞧见没?这岱岳附近连着多少山?十岭千里都不止,里头藏着的好东西多了去了...
有本事胆子大的,就组队进山淘金,挖药材,采山珍...
那些没本事的,才去以前城里的废墟扒拉点破烂儿。
厉害的猎手,还能逮到活的山鸡野兔啥的打牙祭呢!”
张爻听得直咂舌,真是啥生物都比人适应的快,转头对白羽小声嘀咕。
“乖乖!这就往南挪了一点点儿,差别也太大了。
咱北边荒得鸟不拉屎,这边山里好东西多得捡不完。这要是再往南边走走...那得富成啥样?”
白羽也深有感触地点点头,这边山区的生态韧性确实出乎意料。
说话间,迎客居到了,外面看着还行,里面就简陋多了。
前台是个未成年的小姑娘,登记很简单。
小姑娘皮肤晒得黝黑,但充满了活力,清爽利落的毛寸,一排小白牙晃的人心情都愉悦不少。
“姐姐,我带你们去看房间。”
小小一间,就两张极简单人床,一张掉漆的木头桌子。
上面摆着个印着‘为人民服务’,搪瓷都磕掉好几块的旧茶缸。
张爻瞅着那茶缸的年纪,估计比自己还大,也真难为济城官方能把它翻腾出来。
窗户很小,采光一般,这宾馆没有上下水,更别提卫生间。
“洗漱,楼下有水房,楼对面有公共澡堂,定点开两个小时,费用可贵。厕所在后面...”
小姑娘指着房子后面,悬崖边延伸出去的一个颤巍巍的木板棚子。
“悬空的旱厕,你们要去自己可得小心点啊,掉下去...那就真乘风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