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老魏怒问江宁
朱由校闻言,顿时满脸骄傲,站起身来开口说道:“这份荣耀朕不会独享,它属于朕与诸位爱卿共同所有。?§?看<书>/屋3 ?最-:新?#章`>节ta更^新?快???”
一众文武大臣闻言,赶忙再次溜须拍马:“陛下圣明,陛下真乃尧舜之君,陛下真乃万古圣君!”
所幸朱由校人性未泯,还有些自知之明,赶忙开口转移话题:“至于缅北省巡抚人选,朕昨日与内阁商议之后,决定由兵部右侍郎高第出任。”
高第闻言,赶忙出班领旨谢恩。
这让站在一旁的江宁眉头微皱,他对高第也算有所了解。
在原本的历史上,高第接替孙承宗后,主张放弃整个辽东,全军退守山海关,他认为继续死守辽东纯粹是在消耗朝廷钱粮。
这位老兄上任后一系列令人咋舌的操作,直接退至山海关,结果被朝堂上的文臣武将骂得狗血淋头,就连他的靠山老魏都指着他的脸破口大骂。
但问题在于,高第在朝堂上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混迹了三十年,官职却一直在升迁。
最神奇的是,明末党争激烈的情况下,他居然能一路平步青云,没被党争卷入其中,最后还成功抱上了老魏这条大腿,由此可见,此人的政治能力相当出众,然而军事能力却实在难说。
江宁仔细琢磨后认为,以如今自己所掌握的各种情况来看,辽东有熊蛮子坐镇,局势还算稳定。
但在原本的历史上,熊蛮子被传首九边之后,整个辽东便乱成了一锅粥,即便孙承宗去了,也只能尽量维持局面。
由此可见当时的情况有多乱,朝堂内部党争不断,辽东的势力更是错综复杂,高第主张全军退守山海关,是从政治角度出发,而非站在军事角度考虑。
就当时的状况而言,即便军事上有再好的主张,也难以施行,毕竟整个朝堂内部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如今高第要去担任缅北省巡抚,江宁想来也觉得没什么大问题。
毕竟高第这人做事还算踏实,一直以来兢兢业业,兵部尚书李邦华对他的评价也较为中肯。
要是没两把刷子,以李邦华的暴脾气,恐怕早就让他卷铺盖走人了。′w¨o!d^e?b~o-o!k/s_._c_o/m*
所以,高第去缅北担任巡抚,也未尝不可。
最后,朱由校下旨,由五军都督府、吏部和内阁共同商议知州、知府、县令的人选,商议确定后呈报御前。
没了周启元等三个爱挑事的,今天的朝会格外顺利。
朝会结束后,众人立刻下朝,各自返回衙门办公。
江宁、张维贤、高第还有杨鹤几人则前往内阁值房,与孙承宗、袁可立商议京营将领转业担任地方官的具体事宜。
经过几个时辰的商讨,众人总算凑齐了缅北省所需的官员人数。
为此,吏部尚书杨鹤更是二话不说,直接拍着胸脯表示,他能解决20个官员名额。
这让江宁等人惊讶不已,以往遇到这种事,这位杨大人可是惯会哭穷卖惨装可怜,今儿个简直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居然如此大包大揽。
不过,杨鹤身为吏部尚书,既然已经发话,众人也不好多说什么。
随后,他们将名单上报给朱由校,朱由校确认无误后当场批准。
这些官员将随4万蒙古士兵一同前往缅北赴任。
谁知众人离去后,杨鹤返回吏部衙门,立马带着人手跑到都察院和翰林院,当场抓了20个官员,直接绑了,带着任命文书就送去上任了。
消息传开后,江宁坐在五军都督府办公值房内,惊得嘴巴张得老大。
片刻之后,他不由感慨:老魏“京城第一狠人”的名头,今天算是要退位让贤了,这位杨大人才是真正的京城第一狠人啊!
数日之后,曹文诏统率五万大军返回京师,同行的还有卜失兔以及其他几位蒙古小部落首领,另外还带着刚刚收编的四万蒙古骑兵。
毕竟此时河套已经收复,朝廷无需再将所有大军都屯驻在草原,此前朱由校与江宁等人商议过后,便令何可纲、满桂二人率五万兵马暂且留守河套,而让曹文诏率五万兵马回京休整。
曹文诏回京后,首先前往兵部上缴兵符,接着到五军都督府报到。~x!t¨x′x-s′.~c^o,m*
与江宁等人完成交接事宜后,他即刻前往皇宫觐见朱由校。
对于曹文诏带回的喜讯,朱由校龙颜大悦,当场赐予曹文诏一副盔甲,以表恩宠。
这让曹文诏感激涕零。
随后,曹文诏带着盔甲
回到五军都督府,向江宁等人详细讲述此次大战的经过。
陈策、沈有容听完后,不禁称赞道:“当真是后生可畏啊!
假以时日,曹将军的成就必定远超我等。”
面对几位老前辈的夸赞,曹文诏不禁红了脸。
次日,朱由校下旨,将卜失兔的顺义王爵位降为顺义侯,并赐府邸一座,让其在京城安享晚年。
至于其他几个小蒙古部落首领,也都被封了官职,一同留在京城养老。
又过几日,曹文诏率领两万兵马、四万蒙古骑兵,以及即将赴任地方官的专业将领,缅北巡抚高还有户部选派的官员第一同前往缅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原本无需派遣大军护送,毕竟这四万蒙古骑兵的部族老幼都在朝廷掌控之中。
然而前段时间,赵率教又派人送来加急军报,称又俘获了三万缅人,杀了可惜,希望能送他们来大明享福,希望朝廷尽快派人前去接收。
对此,朱由校表示,如今朝廷正在河套平原修筑城池,就把这三万缅人派去帮忙。
于是,曹文诏便又带领两万大军与四万蒙古骑兵前往缅北省,接收那三万缅军俘虏。
江宁对此也十分满意,这些人抵达缅北省后,便能为赵率教解除后顾之忧。
如此,赵率教便可再次发动大战,这一战大概率能彻底灭掉缅甸,将其纳入大明版图,接下来便该轮到暹罗了。
此刻,整个大明君臣主要专注于两件事:其一,打仗收复失地、开疆拓土。
其二,想办法搞钱。
缅北省刚宣布设立,户部就选派官员前去收税。
朝堂上部分官员觉得此举有些操之过急。
户部左侍郎毕自肃和右侍郎魏浚则认为,朝廷动用如此多人力、耗费大量军饷才打下这些地方,若不收税,那还打下来干嘛?
还有一部分官员觉得,缅北省才刚设立,此时收税怕是收不上多少。
对此,毕自肃和魏浚表示,这是户部的事,无需其他同僚操心。
见户部左右侍郎态度如此坚决,其他人也不好再说什么。
随后,二人登门拜访江宁,向他讲述了一些打算通过刮地皮、卖人口来获取银子的办法。
江宁听闻后,笑着告知他们,缅北那地方有玉矿可可以采。
至于挖矿的人手,直接找征西总兵官赵率教要就行,毕竟当下赵率教可是缅北“第一人口贩子”,要不是忙于战事,恐怕整个缅北省的人口都快被他卖光了。
………………
数日之后,河南省的卫所军官被押解入京,由五军都督府负责审问,刑部、大理寺、督察院派人一同陪审,不过这陪审基本也就是走个形式。
此次涉案将领多达300多人,家眷老幼加起来将近2000人。
江宁、张维贤、陈策、沈有容对这些将领违法乱纪的行为早已了如指掌。
其中,有30人罪责相对较轻,被革去所有官职,永不录用,同时抄没全部家财,其余的则尽数处死,他们的家眷全部流放至缅北。
这事儿让前来“看热闹”的老魏颇为不满。
审判结束后,该流放的流放,该杀的直接拉去行刑,算是特事特办,流程从简。
事情办完没多久,老魏就找上门来。
刚一见面,老魏便一脸痛心疾首地说:“侯爷呀!
您今儿个可真让咱家太失望了!”
江宁满脸疑惑,问道:“魏公公,本侯又干啥事儿了?
您怎么这副表情?”
只见老魏满脸痛惜地说道:“侯爷呀,三年前那个心系百姓、血洗天津卫和整个山西官场的江大人哪儿去了?
两年前那个一心为国、一口气打穿西南数省的四省总督又去哪儿了?
今年这个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忠义侯又到哪儿去了?
您还能不能找得回来呀?”
江宁微微一愣,开口说道:“魏公公,这些事儿您居然都还记得呢!”
老魏点点头,说道:“咱家当然都记着!
侯爷您可是咱家在朝堂上为数不多的知心好友之一呀!”
江宁微微一笑,说道:“魏公公,我知道您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也是真心爱护百姓。
有时候我回头想想,这几年咱们在朝堂上干的这些事,确实牵连了不少无辜之人。
但当时形势所
迫,必须杀人立威,而且要杀得足够多、足够狠。
可如今情况不同了,威已经立起来了,就得开始施恩,不能一味地杀戮下去。”
老魏听了,顿时红着眼眶说道:“江大人,咱家没读过书,不懂那些大道理,咱家知道您有您的考虑和想法。
但是咱家只知道害民虐民的人必杀之。
今后您不想杀、杀不了的人,咱家来杀。
您想办、办不了的事,咱家来帮您办。
只要您还当咱家是朋友,只需您一句话,哪怕是刀山火海,咱家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说完,他大手一挥,径直离去。
望着老魏离去的背影,江宁不禁肃然起敬。
同时,他心中感慨,自己不知不觉间已然变成一个精于算计得失的政治家,只有老魏始终将百姓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