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奉命考古
没过多久,两万缅军俘虏被押解到工地,随行的还有一万京营士兵。
百姓们得知消息后,纷纷拍手称快。
朝廷在缅甸打了大胜仗,还俘虏了两万人,这可是天大的喜讯,百姓们干活也更加卖力。
杨涟和左光斗当即把最危险的工作安排给这些缅军战俘。
起初,缅军战俘死活不愿干,杨涟二话不说,当场拔刀杀人立威。
这一下,可把缅军俘虏吓得不轻,只能咬着牙开始干活,心里则把征西总兵官赵率教的祖宗八辈骂了个遍。
他们心想,狗日的赵率教,当初说好送他们来大明享福,结果却是来当苦力的,天杀的赵率教,简直是大明第一诈骗犯。
于是乎,赵率教在缅军俘虏心中的信用瞬间破产,所以缅甸俘虏心中默默问候赵率教祖宗十八代。
随着前来帮忙的人越来越多,原本备好的粮食却不够了。
毕竟最初朝廷只征调了五十万民夫,可此时黄河沿岸聚集的人数已近八十万。
于是,巡抚冯嘉会与左光斗商议后,决定联名上奏朝廷,请求再调集一些粮食。
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不过这可能不到冯嘉会,对付这种情况他有经验。
冯嘉会亲自拉着左光斗跑了一遍河南境内的藩王府邸,福王府、赵王府、潞王府、唐王府、周王府“最终目的,俩字化缘”。
几家王府一开始都不太愿意支持,毕竟朝廷对宗室的政策已有很大改变,他们这些大宗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意剥削小宗和底层宗室。
不少下辖宗室子弟被朝廷进行了安置,有的种地,有的读书,有的参军,有的做生意,各奔前程。
这些王府大宗为此损失不少,如今还要他们掏粮食,自然不乐意。
由于福王朱常洵此时在京城担任宗人府右宗正,经常写信回洛阳福王府。
再加上前不久神宗的郑太妃也被送回洛阳福王府安享晚年,福王世子朱由崧通过与父亲的书信,了解了朝廷如今的形势。
他当机立断,大手一挥,直接送出五千石粮食,赶紧把这俩瘟神打发走。
朱由崧心里明白,这粮食自己不送也得送,老爹还在京城呢,要是惹得皇上不高兴,他们父子的好日子可就到头了。
有福王府带头,赵王府、潞王府、唐王府多多少少也拿出了一些粮食,但与福王府的五千石相比,相差甚远。
值得一提的是,周王府同样送出了五千石粮食,并且周王朱恭枵表示,若有其他需要帮忙的地方,周王府随叫随到。
这可把冯嘉会和左光斗搞懵了,他们心想,自初代周王开始,周王一脉痴迷医道,但眼前这位周王爷的举动也太反常了,会不会是吃错药了?
福王府捐粮是因为福王在京城宗人府任职,得起到带头作用,你周王府跟着凑什么热闹?
其实周王朱恭枵算是比较开明的藩王。
通过送入京师加入皇明卫的周王府下辖宗室,他得知皇上的亲弟弟信王朱由检如今已领兵前往朝鲜,还在皇明卫中明确表示,将来朝鲜就是自己的封地。
朱恭枵立马察觉到其中的深意。
自永乐朝之后,大明的藩王便不再管事、不再掌兵,整天无所事事混日子。
但皇上的亲弟弟既能掌兵又管事,如今还领兵去朝鲜,很可能是在给自己打地盘。
同样都是老朱家的后代,大家血脉相同,好事不能都让他们兄弟占了,自己也得有所表示,表明愿意为大明出力。
刚好河南巡抚冯嘉会和工部左侍郎左光斗来了,这可是个好机会,自己得趁机好好表现一番,将来传到皇上耳中,说不定就有进步的机会。
同时,朱恭枵在心里暗自把潞王、唐王、赵王骂了个遍,整天混吃等死,脑子都不灵活,这么好的机会都不懂得把握。
一个个抠抠搜搜的,将来别说吃肉,能喝口涮锅水就不错了,自己怎么着也得捞口汤喝。
…………
数日之后,在北邙山上,郭允厚看着最新一批从地下挖出的文物,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吩咐道:“云鹤呀,你带着李老鸭把墓道回填了,别再惊扰墓主了。”
孙云鹤点头称是,领着李老鸭匆匆离开了。
就在这时,向风走了过来,笑着说道:“郭老大人虽是野路子出身,倒还挺讲规矩。
一般野路子倒完东西拿了就走,可不会回填盗洞,郭老大人比他们讲究多了。”
郭允厚没好气地说:“向风风,别整天野路子长野路子短的,老夫和你们可不一样,老夫可是大明观山太保。”
说着,他直接从怀中掏出自己的金牌。
向风接过金牌,仔细打量后说道:“是个老物件。
不过话说回来,据我所知,观山太保始于大明洪武年间,最初是由青田先生刘伯温引荐,负责大明皇家园林、宫殿修建的勘舆工作,后来并入钦天监,此后便断了传承。
郭老大人,您这块金牌是从哪来的?
该不会是您私下里把哪位观山太保的墓给盗了吧?”
郭允厚听后,没好气道:“向风风,你别在这儿胡说八道。
老夫这块金牌可是御赐的。”
向风满脸不敢置信,说道:“郭老大人,难道朝廷还支持官员盗墓?”
郭允厚白了向风一眼,说道:“向风风,你小子这就不懂了吧?
谁说老夫这叫盗墓?
老夫这叫考古。
与其让你们这些盗墓贼把东西挖了去,不如老夫取出来,金银充实国库,其他一些物件,将来建个博物馆陈列起来,让大明子民随意观赏,这跟你们干的事儿性质完全不一样。”
向风没好气道:“官盗就官盗嘛,非要扯什么考古,简直是脱裤子放屁,亏您想得出来这种理由。”
郭允厚一脸正色地说道:“向风风,你小子是有些才干,但你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
虽说你拜了北派高人白狐王先生为师,如今又深得老夫器重,但你要是管不好自己的嘴,将来必定惹祸上身。
老夫在这儿可以给你透露一下,‘考古’这两个字,可是五军都督府中军左都督、忠义侯、锦衣卫都指挥使江侯爷提出来的。
对于他,你想必不陌生吧?
毕竟你当初在诏狱里待了七年,要不是老夫出面,你这会儿估计早就去见阎王了。
当初江侯爷可是对顺天府大牢、刑部大牢还有锦衣卫诏狱里的盗墓贼下过必杀令。”
听到江宁的名号,向风顿时吓得脸色惨白,双腿也微微颤抖起来。
他战战兢兢地开口问道:“郭老大人,我能冒昧问一下吗?
当初这位江侯爷为何对京城大牢里的盗墓贼下必杀令呢?”
郭允厚沉思片刻,摇了摇头说:“这个嘛,老夫还真不清楚其中缘由。”
向风又问:“会不会是这位江侯爷家中亲人的坟墓被盗墓贼挖了,所以才如此痛恨盗墓贼?”
郭允厚目瞪口呆,满脸不敢置信地说:“应该不会吧。
江侯爷执掌锦衣卫,锦衣卫遍布天下,真要是有人敢挖他家的祖坟,那估计九族都得被他杀光了。”
向风听后,长舒一口气,拍了拍胸口说:“真是好险,幸亏当初我身上还有案子没交代清楚,不然的话,也得死在江侯爷的必杀令之下。”
郭允厚点点头,一脸郑重地说:“向风风,这下你该明白老夫为何再三叮嘱你要管好嘴了吧。
之前江侯爷下达必杀令那次,不管是你们北派、南派,还是不少江湖野路子的高手,都死了。
名头越大,死得越惨。
幸亏你师傅白狐王先生早就金盆洗手,不然的话,估计也在劫难逃。”
向风闻言,额头顿时冒出冷汗,脸色愈发惨白。
此时此刻,他才真切见识到这些手握生杀大权的朝廷大员的可怕。
什么南派、北派数百年的传承,在这些大佬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据他所知,南派有几位有名的人物就死在那次清洗中,导致家族传承都断绝了。
由此可见,在朝廷面前,所谓的传承、组织都不过是笑话。
他赶忙点头说道:“多谢郭老大人提醒,晚辈记住了,今后一定会管好自己的嘴,谨言慎行。”
郭允厚笑着点点头说:“向风风,你也无需太过担忧。
有老夫罩着你,只要你自己不作死,就不会有事。
但要是老夫哪天不在了,可就没人护着你了,到时候你一定要小心。”
向风赶忙点头称是。
就在这时,孙云鹤和李老鸭神情难看地走了过来,手上还提着一节洛阳铲。
郭允厚开口问道:“云鹤,小李,你们这是怎么了?”
孙云鹤将洛阳铲递过去,脸色有些难看地说:“师傅,刚才我和师兄回填完盗洞后,在周围查看,结果发现了这个。”
郭允厚接过来,在手里掂量掂量,又仔细查看一番,片刻后眉头微皱,说:“不是咱们的洛阳铲。”
孙云鹤和李老鸭神情凝重地点点头。
这时,李老鸭开口说:“师傅,这洛阳铲是您老人家发明的,如今除了咱们观山太保使用,别人应该不知道呀!
但这把铲子明显不是咱们的。”
孙云鹤忽然说:“师傅,您说会不会是去年逃跑的那几个人?”
郭允厚脸色顿时阴沉下来,说道:“传令下去,让大家务必留心,一旦发现可疑人的踪迹,立刻给老夫抓起来。”
孙云鹤和李老鸭点头,随后匆匆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