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德军入场
意大利宣战后,波兰,塞尔维亚,罗马尼亚,西乌克兰都有样学样,打着对大奥地利联合共和国宣战的名义,蚕食奥匈帝国领土。
原本他们都顾虑奥匈帝国以及德国,但是大奥地利联合共和国的出现,给了他们绝佳的开战借口,现在这场战争披上“围剿工党”的外衣,就具备了合法性。
而奥匈帝国内部,也出现了多个政府,其中奥匈帝国政府和联合政府都宣称自己的合法性,代表全国,同时多个地方性政府趁机宣布独立。
德国,柏林。
阿道夫首相的心情并不算好,虽然现在奥匈帝国的乱局,给德国吞并奥地利提供了绝佳契机,但是,现在情况的发展超出了其预想范围。
在首相官邸里,阿道夫对着海因里希就是一顿臭骂,然后说道:“你们情报部门的工作很不到位。”
“现在所谓的大奥地利联合政府,完全打乱了我们的布局。”
本来阿道夫有意扶持奥匈帝国的德意志民族党,来增强德国对奥匈帝国的渗透,从而协助德国完成吞并整个奥匈帝国的野心。
但是,现在维也纳却落入工党手中,并且成立了联合政府,关键这个联合政府还是全国性的,同时和德国并不对付。
“为什么在维也纳出现变故之前,奥地利民族党没有动作?并且让维也纳直接落入工党手中!”
对于首相的质问,海因里希解释说:“首相阁下,奥匈帝国局势出现变故,我们确实有一定的责任,但主要还是局势变化的太快,以至于我们来不及做出反应。”
“最近一段时间,情报部门忙于抓捕国内工党和犹……等分子,这个工作量并不小,很难抽出力量同时对奥匈帝国进行布局。”
“加上在此前,维也纳还控制在哈布斯堡皇室手里,我们的一些工作确实难以开展,奥匈帝国毕竟是帝国盟友,所以我们的顾虑也多。”
对于这些解释,阿道夫显然并不满意,他并不管情报部门是否有苦衷,奥匈帝国现在局势恶化的责任,情报部门显然要首当其冲。
“你们不要找理由和借口回避,我就想知道为什么维也纳那么容易被工党拿下,而同时期奥地利民族党为什么没有动作。”
海因里希小心的瞥阿道夫一眼,低头说:“首相阁下,这个原因其实很简单,奥地利民族党本身在奥匈帝国就不得民心,他们的主张只能获得少量奥地利人的认同,但奥匈帝国和我们德国不一样,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并且德意志人不占多数。”
“反观奥匈帝国工党,他们就没有这样的限制,他们并不强调民族和国家认同,而更注重宣扬和挑拨阶级问题,所以,更能笼络民心。”
海因里希的意思,还是奥匈帝国和德国国情不同,这导致了两国民众思想上的不同,对于奥匈帝国这种多民族国家,显然比德国更强调民族平等。
这种政府层面上的宣传口径,从奥匈帝国成立开始,就一直在推广,这么多年来必然会取得一些效果。
因此,工党反而更容易代表奥匈帝国大多数人的认同,尤其是基层民众,而奥地利民族党最多影响一些德意志人聚居地。
海因里希说道:“这使得在维也纳内战期间,工党更能笼络民心,而民族党却起不到这个效果,甚至不如奥地利其他政党以及保皇派。”
“现在,我们想吞并奥匈帝国,除了采取军事手段,没有其他办法,否则按照工党的扩张速度,联合政府恐怕就有可能成为第二个苏联。”
阿道夫有些不耐烦的说道:“我比你更清楚现在问题的严重性,虽然我一贯看不上工党,但是必须承认,工党在能力上并不弱。”
常年和德国工党打交道的阿道夫,对自己的敌人自然十分清楚,德国工党过去十几年在政府打压下,都能发展壮大,就很能说明问题。
这群人既不怕死,也不图财,但这反而就是最可怕的地方,也就意味他们的弱点少。
“不单单是工党问题,现在意大利这些国家,都已经趁机对奥地利宣战,他们这么做,我们想完整拿下奥匈帝国的难度就增加了。”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能控制奥匈帝国局势发展,就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让他们分一杯羹。”
如果能吃独食的话,阿道夫自然不希望和意大利之流分享奥匈帝国,原本这个已经被自己视为盘中之餐的地方。
可问题就在于现在对大奥地利联合共和国宣战的国家,关系和德国都不错,甚至就是德国的小弟。
他们又是打着消灭工党的名义对大奥地利联合共和国宣战,阿道夫碍于面子也没有办法拿这一点做文章。
所以,他只能指责自己的情报部门,没有做好工作,使得现在德国处于被动的局面。
他皱着眉头说道:“现在我们想通过和平手段拿下奥匈帝国,已经不可能实现,因为奥匈帝国的工党已经做大,尤其是波西米亚地区工党的实力很强。”
“这会给我们的军事行动造成一定的困难,如果我们不能迅速摆平波西米亚,就有可能落后意大利等国家,让他们喝到更多的汤。”
德国想入侵奥匈帝国,就只能通过波西米亚,奥地利和德国接壤的部分多为山区,并不方便行军。
而且,波西米亚工业实力强大,现在工党在波西米亚有自己的政府和武装,想要击溃这些工党武装并不容易做到。
因此,阿道夫说道:“我们不能只从军事角度考虑,尤其是你们情报部门,这次犯了大错,我给你们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立刻对奥地利民族党采取行动,把他们进行改组,工党能搞联合政府,奥地利民族党同样可以这么干。”
当然,阿道夫很清楚,这样做的效果肯定比较有限,毕竟民族党之前的民众基础就很薄弱,放在奥匈帝国全境更是如此。
但是,这股力量如果能够利用的好,对德国的帮助很大,德国也需要带路党,还有接下来对当地的统治,也需要人手,显然奥地利民族党算是自己人,更值得信任。
海因里希这时说道:“首相阁下,现在维也纳沦陷,奥匈帝国实际上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鲁道夫皇帝虽然流亡到匈牙利,但现在对奥匈帝国的控制已经失去大部分。”
“我们可以拉拢奥地利的官员和将领,为我所用,我相信,面对工党的威胁,他们必然会选择投靠我们。”
阿道夫点点头说道:“这件事由你们来办,如果能够让他们发挥作用,这对于我们吞并奥匈帝国有很大帮助。”
维也纳沦陷,但是奥匈帝国地方势力,尤其是原政府高层,还拥有很大实力,就算最混乱的波西米亚地区,也有很多地区控制在原政府手中,还没有被工党占领。
他们现在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并且失去了和中央政府的联系,这个时候,如果德国进入当地,并且获得他们的支持,就可以内外配合,方便德国更加顺利的占领波西米亚,奥地利等地区。
既然吞并奥匈帝国只能通过军事手段,阿道夫也不再犹豫,他让人把德国军方的官员,还有赫尔曼等民族党高层找来,开始制定入侵计划。
1934年五月末,德国总参谋部迅速制订了作战计划。
根据这个计划,德国将全面入侵奥匈帝国,兵分两路,一路东进波西米亚地区平乱,一路南下接管奥地利的地方。
前者要和工党武装直接发生战争,而后者就是和奥地利西部山区的原奥地利政府合作,把他们纳入德国的统治之下。
奥地利地形以山地为主,且东西狭长分布,因此西部山区大多还在奥匈帝国政府控制下,工党则集中在东部的城镇。
德国的入侵,毫无疑问是压倒奥匈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样欧洲帝国周边瓜分奥匈帝国的大幕彻底拉开。
在六月初,德国顺利进入波西米亚北部和西部的苏台德地区,这里原本就有德国扶持的武装势力,属于德国势力范围,所以轻松被德国拿下。
同一时间,阿尔卑斯山区的奥匈帝国地方政府,在面对南下的德军,也是望风而降,主动迎接德军,并且迫切希望德军向东歼灭维也纳等地方的工党势力。
面对德国入侵,大奥地利联合政府也立马做出反击,开始整合工党势力,有序的阻碍德军的进攻,这一点对德国很不利。
之前面对其他国家入侵,大奥地利联合政府就没有这样强烈的反应,至于为什么如此,倒不是大奥地利联合政府不想做,而是那些区域本就不在其控制之下。
就比如意大利进攻的威尼斯和东伦巴第,现在还被哈布斯堡皇室控制着,和其他国家接壤区域,大多也是原奥匈帝国政府势力。
德国入侵的波西米亚和奥地利就不同了,这直接威胁到了联合政府的安全,这两个区域,现在是联合政府控制最强的地方,也是核心。
六月十三日,德军就一路顺利的抵近波西米亚的中心布拉格市郊区,原本因为工党势大,蛰伏的奥匈帝国残余势力,在德军进入波西米亚之后,立刻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
他们形成大大小小百十支武装,对波西米亚的工党武装进行袭击,抢劫辎重,阻碍工党武装和德军的战斗。
同时,他们主动给德军提供情报,协助德国作战,支援粮食和军事物资,在他们的配合下,一时间,波西米亚的局势就发生了惊人的转变。
原本声势浩大的波西米亚工党,在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毕竟,相较于装备精良,且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德军,波西米亚的的工党武装更像一群乌合之众。
之前,奥匈帝国军队出于各种原因,对工党武装存在顾虑,德军可就不会想这么多,毕竟德军是客军,心理负担小。
德军在前线进展顺利,但是阿道夫对于这个结果并不满意,他认为德军的进展依旧太慢。
在从参谋部,阿道夫对德国军方高层人员说道:“我们必须迅速摆平奥匈帝国的战事,现在军队被拖延在波西米亚和奥匈帝国,这不利于我们完整拿下奥匈帝国全境。”
“尤其是在其他国家,也在侵蚀奥匈帝国边境的时候,尤其是意大利,他们动员了几十万军队。”
“我并不希望未来,威尼斯,的里雅斯特,以及亚得里亚海东岸,落入到意大利人手中,那意味着我们将失去亚得里亚海出海口。”
“这样我们在地中海方面就无法组建新的地中海舰队。”
“因此,部队应该争分夺秒,在意大利之前拿下这些区域,德国必须尽量补齐短板,而我认为帝国军队最大的短板就是海军。”
“如果,我们能拿到原本奥匈帝国的海岸线,并且完整吞下其海军,那德国海军就能迅速超越法国,接近东非和美国实力,也方便日后,德国海军超越英国海军。”
阿道夫同样也有一个大海军之梦,毕竟现在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海洋的时代,控制了海洋,谁就是世界霸主。
前世,德国不重视海军力量的发展,那是因为阿道夫接手的德国,根本没有条件发展海军,投入和产出远不及扩大陆军还有空军力量划算。
而这个时空里,阿道夫的条件就好了太多,虽然同样经历了一战,但是德国没有受到阉割,德国海军力量保存比较完整,而且一直都在进步。
同时,奥匈帝国海军也没有和前世一样,一战后就被肢解,而德国和奥匈帝国海军加在一起,德国就能同时,控制波罗的海和在地中海方面发挥作用。
所以,阿道夫说道:“我们要多派出几支部队,直接穿插奥匈帝国腹地,绕过前线,和奥匈帝国其他地区取得联系,接收奥匈帝国遗产。”
“同时,阻碍其他国家对奥匈帝国蚕食,这其中意大利尤为关键,因此,我们最好和威尼斯的奥匈帝国军官取得联络,让他们向我们投诚。”
意大利敢和奥匈帝国交战,但是绝对不敢招惹德国,这是阿道夫的自信,因此,他想利用这一点,让意大利知难而退。
当然,阿道夫也并不想彻底交恶意大利,他和贝尼托还是有一些共同话题的,而且德国也想拉拢意大利,所以德国方面可以给意大利一些甜头,但是想趁火打劫,一口吃掉奥匈帝国海岸线,那德国显然不会允许这种情况的发生。